





淮安新闻网讯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淮海晚报记者昨天从市住建部门获悉,五年来,市区道路长度增加了839公里,平均每年增加约168公里,相当于每年修一条淮安到南京的公路(宁淮相距约180公里)。
据了解,“十二五”以来,我市围绕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目标定位,不断加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保持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批基础性、功能性、生态性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促进了市区道路、供水、供气、照明、排水、排污等事业的全面发展,城市的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市政基础设施更加齐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居住环境更加优美。
其中,在城市道路方面,截至“十二五”末,市区道路长度、道路面积、人均道路面由“十一五”末的900公里、1653万平方米、15平方米分别增至1739公里、2909万平方米和20平方米,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93%、76%和33%,城市路网得到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环网相连、节点畅通、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格局。
在公用事业方面,“十二五”期间,市区新建了10万吨/日的经济开发区水厂,使得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30万吨,供水普及率达99%;新增各类中低压管网1000公里,天燃气用户供应能力超过2亿方,新发展燃气用户20万户,燃气普及率达99.7%(其中管道燃气占比达60%),与“十一五”末相比,市区日供水能力、燃气管网里程、发展燃气用户同比增长了50%、125%和133%,广大市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徐兵 卜英宝)
来源:淮安新闻网、淮安日报社,淮安114网为您提供淮安本地新闻,淮安新闻网,淮水安澜新闻,淮安阳光纪检新闻,淮安民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