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到老学到老,有梦想有追求,真好!当65岁的卞济芬给记者打来电话,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后,记者想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卞济芬家住经济技术开发区明远路月季花园小区,她说自己喜欢写作,遇到感动的事都会记下来,零零散散大概写了30多万字了。但卞济芬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有点乱,想找个懂写作的热心人指点指点,给她讲讲写文章的要领,她想将之前的文字归类整理,汇编成册。
◎写邻里故事,记凡人善举
卞济芬的文章,读来满是温暖与正能量。她说,自己这辈子没遇到过坏人,只遇过偶尔做错事的人,“我一直都被身边的好人好事感动着”。
卞济芬给记者讲了一个多年前的故事。那时候他们一家住在北京花园小区,有天晚上,一家人都睡下了,突然卞济芬听到楼下有人喊救命。她开灯往楼下望去,一名男子拿着一把长长的水果刀,正在和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吵架,“我赶忙跑下楼,抱住了这个男子,劝说他把刀子放下。”卞济芬说,多年后,这名男子移居外地,还曾经回来找过她,当面感谢她。
多年过去,卞济芬对这件事印象深刻,如今想来,还能记起自己当时的担惊受怕。卞济芬将这个故事记录了下来,她说这也是正能量。
卞济芬说,她会记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也会记录他人的善举。无论是公交车上的让座,还是等红绿灯时陌生人一句善意的提醒,家庭生活中或有趣或温馨的一幕,都能成为她笔下的内容。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每天都有创举,但每天都能有善举,小事中也能见文明。”卞济芬说,她想将普通人的点滴善行记录下来,不断提醒自己和家人,多做些与人为善的小事。“这些年都在讲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我做不了那么大的事。但我希望用手中的笔,写出家庭梦,讲好家庭、邻里的真实故事。”
◎三年的时间,写了30多万字的手稿
“已经写了三四本了,还有些零散的文章,一共大概有30多万字吧。”当卞济芬从房间里拿出了她的文章,记者也不禁震住了,这30多万字全是老人一笔一划手写而成。
卞济芬说,退休后她和老伴在家带孙子,唯一的爱好就是写作。三年前,她开始将所见所想记录下来,不知不觉,竟写了30多万字。
记者粗略翻看了一下,文章的内容既有卞济芬回忆以前工作生活的,也有她最近遇到的好人好事,还有她对生活的一些感想。记者留意到,在卞济芬的文章中,“小草”经常被提及。
“我喜欢小草,所以在大部分的文章中,我都将小草作为倾诉的对象,甚至把自己比作小草。”卞济芬说,“小草”是她最亲密的朋友。
◎想找个老师指点指点
写了30多万字,卞济芬遇到了难题。她觉得遇到一件事,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东西想写,结果拿起笔来,头脑乱糟糟的,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也不知道该如何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得更清楚,有条理。
卞济芬说,虽然她曾经读过南京电校,但自己的真实水平也就是小学毕业,“初高中因文革而中断,没能好好读书。”
考虑到自己的文章写得有些杂乱,卞济芬希望有个懂写作的人能够教教她,教她把故事写得更有条理和层次。“我还想将自己之前写的文章分分类,整理后汇编成册。”
如果你愿意帮助爱写文章的卞济芬,请拨打电话15996155713与社区记者联系。
(记者 高玉启)
网络、淮安日报社,淮安114网为您提供淮安本地新闻,淮安头条新闻,淮水安澜新闻,淮安阳光纪检新闻,淮安民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