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新闻网讯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重点中心镇规划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四化同步”的重要途径,立足“现代小城市”目标定位,通过体制创新、政策扶持、行政推动、市场运作集中力量推进10个省级重点中心镇率先突破、跨越发展,重点中心镇建设驶入快车道。
帮扶范围广。市政府从组织推进、规划编制、镇区建设、产业发展、服务配套、政策支持、体制创新和城乡管理八个方面入手,结合镇情,细化年度发展目标,形成了涵盖产城融合、“十个一”基础项目(一个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一个省级标准的产业园区、一条特色鲜明的商业街区、一个标准化的农贸市场、一所市县结对共建的义务教育学校和优质幼儿园、一所二级标准的综合性医院、一个多功能的文体中心、一个富有品位的市民公园、一个规范化的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一个高效快捷的便民服务中心)、社会事业管理权力下放等多层次、较完整的重点中心镇建设目标体系。
体制创新活。以转变职能、增强效能为重点,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进重点中心镇扩权强镇改革。10个重点中心镇都建立了镇区城管队伍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有效提升了镇村管理水平。马坝镇和银涂镇完成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分别设立了2办7局1中心和1办5局1中心。旧铺镇设立社会管理部和国土规划部,城管、规划机构和职能明显加强。
功能提升快。突出以项目为支撑,提升重点中心镇功能环境。2015年,10个重点中心镇计划实施建设项目167个,总投资20.35亿元。截至12月底,已开工167个,竣工144个,实现投资22.15亿元。
建设成效显。马坝镇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镇。高沟镇、红窑镇和钦工镇完成总规修编,徐溜镇、车桥镇、高沟镇、红窑镇和银涂镇完成工业园区控规修编,马坝、旧铺、银涂完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市直部门共为10个重点中心镇争取资金2亿多元。10个重点中心镇新签约、新开工产业项目37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马坝镇、高沟镇和银涂镇获批市级经济开发区。淮阴中学等市直中小学分别与10个重点中心镇学校开展结对共建,市5所三甲医院和6所县区人民医院与重点中心镇卫生院建立帮扶关系。安排重点中心镇土地规划流量指标8360.73亩。重点中心镇镇区污水管网三年全覆盖工程全面启动,2015年完成89公里。(记者 陆彦平 通讯员 刘国昌)
来源:淮安新闻网、淮安日报社,淮安114网为您提供淮安本地新闻,淮安头条新闻,淮水安澜新闻,淮安阳光纪检新闻,淮安民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