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淮安市立足“以人为本,信访为民”理念,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结合基层信访工作实际,自主研发了集 “投诉、查询、服务、监督、分析、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阳光信访”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同时,依托“阳光信访”系统,精心打造了人民来访联合接待中心和电子信访服务中心两大平台,整合了市、县、乡三级信访工作资源,构建了“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信访工作模式。
全方位受理投诉。通过“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建设,群众不但可以通过写信、走访提出诉求,还可以随时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和视频等方式反映问题,即使在条件落后的偏远山区,群众也可以要求当地“阳光信访”综合服务中心代自己进行投诉。无论是通过哪种信访途径反映的事项,都会在第一时间进入“阳光信访”系统,进行扎口办理,真正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2011年初,该市清浦区一名教师发送手机短信到“10639063”短信信访平台,反映教师绩效工资没有全部到位问题,通过调查协调,该问题很快得到妥善解决。教师们非常满意,专门发来短信表示感谢。
全方位便民查询。以前,群众信访后无法及时得知处理情况,只能奔走于各部门询问,很多信访群众因为繁琐的程序产生了对立情绪,导致小事变大、越级上访。实现“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后,信访群众只要在家上上网、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输入信访事项查询号,就可以得知问题处理情况,也可以在各级信访接待场所通过电子触摸屏进行查询,条件落后地区的群众还可以让当地信访干部代为查询,减少了群众往返奔波询问之苦。
全方位主动反馈。实现“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后,该市又提供了回叫电话、回发短信、网上回复、温馨提示等主动服务。群众通过电子方式信访后,无论是否受理都会即时收到反馈信息,促进了信访群众与行政机关建立互信,推动了信访问题的解决。
全方位征集建议。以前,群众只能以来信的方式提出建议,还需逐层逐级上报,管道窄、传递慢、环节多、效率低。实现“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后,借助电子信访服务中心群众建议征集平台,拓宽了群众建议征集渠道,为群众建言献策提供了短信、网上建议、电话传真等新方式,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提出意见建议,促进政府改进工作,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全方位了解民情。淮安市对信访事项进行科学设置,形成18大类、110个小类的分类体系,自动生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电子图表,实时、全面、直接、快速、准确地掌握信访动态,便于综合分析形势,有的放矢开展工作。电子信访服务中心建立定期综合分析制度,对通过“信、访、网、电”等渠道进入的所有信访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凡是信访大类问题超过总量20%或小类问题超过5%时,都及时预警,提出化解和处理的措施建议,并适时启动相应的专项处理活动,将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三年来,淮安市根据信访部门提供的民情信息,出台超前化解信访问题的政策、文件6个,妥善化解了20多个群体性信访问题。
全方位监督管理。实现“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后,淮安市将“信、访、网、电”受理的信访事项全部即时进入“阳光信访”系统进行流转和办理,并形象地将信访事项办理状态设为绿灯、黄灯、红灯、笑脸和交通禁行标识,实行分类识别、实时监测、滚动跟踪。一个信访事项录入系统后,45天以内显示为绿灯,45至60天显示为黄灯,超过60天显示为红灯。承办单位可以在系统不同标识的提醒下,合理安排办理进度,避免案件逾期未决。通过公开规范流程、建立电子督查平台,为信访人、信访部门、新闻媒体监督提供了载体,形成了立体监督管理新体系。近三年来,该市共有76名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因信访工作不力受到诫勉谈话、党纪政纪处分,其中8名党员干部被免职。(邱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