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长淮入海化三河

长淮入海化三河

发布时间: 2019-08-02 16:04  关注度:400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导读:历史上的淮安,地处淮河入海处附近,平原广袤,地势卑湿,尤其是南宋以后黄河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积在淮河下游,抬高河床地势,堵塞淮河入海通道,于是曾经“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淮安大地,时常成为水乡泽国。富饶的淮河冲积平原,万亩良田,无数村镇沉沦水中,变成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一座座地上悬湖,黄河、淮河、泗水、大运河等无数水道常在江淮大地肆意冲荡,威胁着百姓安危,成为华夏民族的心腹之患。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感慨自然环境的变幻莫测。对于这首诗,淮安世世代代的老百姓肯定有很深的体会。

历史上的淮安,地处淮河入海处附近,平原广袤,地势卑湿,尤其是南宋以后黄河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积在淮河下游,抬高河床地势,堵塞淮河入海通道,于是曾经“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淮安大地,时常成为水乡泽国。富饶的淮河冲积平原,万亩良田,无数村镇沉沦水中,变成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一座座地上悬湖,黄河、淮河、泗水、大运河等无数水道常在江淮大地肆意冲荡,威胁着百姓安危,成为华夏民族的心腹之患。

清末民国以来,滚滚黄河已安然地归流渤海,但是淮河流域紊乱的水系、泛滥的洪波,仍然无法安澜。尤其是被黄河泥沙淤积了下游河道,千里长淮丧失了入海排泄的通道,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十余万平方公里的集水汇入洪泽湖后,仅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入江水道辗转到扬子江边,如何根治淮河水患,淮河入海通道的修浚依然是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伊始,1950年10月,国家水利部门根据周恩来总理主持的治淮会议精神,通过实地勘察,编写《淮河入海水道查勘报告》,正式提出开挖淮河入海新水道的方案。1951年11月,这条淮河入海新通道——苏北灌溉总渠正式开工。经过当时淮阴、盐城、南通、扬州四个地区一百多万人次民工的艰苦奋战,至1953年7月工程全部竣工。

苏北灌溉总渠是大型的人工河道,西起今天洪泽区高良涧进水闸,向东经今淮安市洪泽区、清江浦区、淮安区,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再向东经盐城市阜宁县,最后在滨海、射阳两县交界的扁担港入海,总长168公里。数十年来,苏北灌溉总渠对于苏北地区的社会民生影响深远。除去泄洪功能以外,苏北灌溉总渠的设计可以引洪泽湖水灌溉里下河平原和渠北地区的360多万亩农田,成为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在苏北灌溉总渠上,建有高良涧、运东、运南、阜宁等多座船闸,沟通了淮河、洪泽湖、京杭大运河等苏北水网的交通。苏北灌溉总渠沿线设置的多座水力发电站也为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补充电能。

苏北灌溉总渠的建设,揭开苏北平原淮河入海水道建设的序幕。1960年,历时两年的淮沭新河正式竣工,淮河入海又增加一条全新的通道。淮沭新河南起洪泽湖二河闸,向北在淮安市郊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在沭阳县与新沂河交汇,而后折向东北,经过东海县,最后在连云港市临洪口注入海州湾,全长196公里。淮沭新河沿线兴建多处闸坝等控制工程,发挥着灌溉、防洪、通航以及发电等多种功能。在汛期,如果淮、沂洪水不同时遭遇,淮沭新河可通过此河分泄淮河洪水入新沂河入海;在旱季,则可以引洪泽湖水或调引由江都水利枢纽抽引的长江水,北上补给淮北平原的灌溉用水,并保证淮沭新河航运,以及连云港市用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水利专家对于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淮河入江水道等的行洪、防洪能力进行了重新评估,一致认为需要开辟新的淮河入海水道。1998年10月,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正式开工,至2003年6月正式竣工通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全线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挖河筑堤,与总渠两河三堤并行入海,西起洪泽湖二河闸,经清浦区、淮安区、阜宁县,至滨海县扁担港而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其防洪能力远超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沭新河,成为捍卫淮水安澜的一道新屏障。

长淮入海,终化三河。今日这三条美丽的长虹,已经成为横亘在中国东部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一道人文地标。如今,在这接纳长淮入海的三条人工水脉两岸,已经是树木葱茏,莺啭雀啼,长河落日,渔舟唱晚,蓝天碧水,风光独好。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