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区,有一条狭长的小巷叫双刀刘巷,它南接西门大街,北至高公桥,东与府市口、淮阴市碑隔河相望,西边则是西长街。这条古巷曾被改名为双桃柳巷,现在恢复了原名。...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4-12-02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彭雪枫被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彭雪枫是周恩来十分欣赏的儒将之一,其革命生涯中的多次重大转折都与周恩来密切相关。在大革命失败后隐蔽...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4-11-04
《康熙乙亥清河县志》为管钜修,汪之藻等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刻本。吴棠、鲁一同修纂《咸丰清河县志》时,仅有《乾隆清河县志》作为参照,他们以未能见到前三...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葛以政;更新日期:2024-09-23
2018年12月13日,第五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淮河南岸纪事园内,苍松静默,淮水浩荡。盱眙县委、县政府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李桂五铜像揭幕仪式,以此缅怀先烈,纪念盱...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赵海洋;更新日期:2024-09-23
从吊唁信中可以知道,王少华所在部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牺牲的时间是1951年8月24日。从公函中可以知道,王少华于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
来源:方志淮安;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4-09-10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对于发展南北经济意义重大,因此,保障漕运和治理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便成了朝廷的头等大事。淮安是漕运总督和江南河道总督的驻...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罗志;更新日期:2024-09-02
当你从西大街一路往东走,会看到徐则臣小说里的那些人物跑出来,他们在各个地方露脸,又隐没在这街道的各色人等之中。从西大街、东大街到闸口,这合围的一段区域里,小巷子...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4-08-29
今年8月23日是《老残游记》作者刘鹗逝世115周年,我们怀着敬慕的心情,瞻仰了位于淮安区平桥镇大后村韩庄组的刘鹗墓地。墓地占地400多平方米,栽有松树、柏树、银...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王爱兵 徐怀庚;更新日期:2024-08-26
杨士琦(1862年—1918年),字杏城,泗州梁集(今盱眙县)人,在淮安城出生、成长,历任农工商部侍郎、署邮传部大臣、政事堂左丞等职。1907年,杨士琦以钦差大...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王泽强;更新日期:2024-08-26
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年),朝廷以“钞法不行,设关收钞”为由,在南京至北京大运河沿线淮安等“客商辐辏处,设立钞关,收船料钞”,其直接目的是强制按照船只大小、路...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罗志;更新日期:2024-08-19
对于何孟雄,熟悉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同志都知道,他是北方工人运动领袖。大革命失败后,他来到江苏,组织发动了苏北第一次农民武装暴动。这次暴动就是中国共产党于1928年...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咸雪婷;更新日期:2024-08-19
抗战名将彭雪枫说:“我们的一切都是党的,人民的,连自己的生命也是属于党的,属于人民的。”这肺腑之言彰显了他对党忠诚的崇高精神境界,也是他一生身体力行的准则。彭雪...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柳宏为 黄兆敏;更新日期:2024-08-17
清末刘鹗创作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内容丰富、意蕴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联合国教...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管传生;更新日期:2024-08-12
明朝御史张瀚在其史料笔记《松窗梦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初任御史的张瀚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时,王廷相向他讲述了一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初时还择...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陶洪仁;更新日期:2024-08-05
我的老家在江苏高邮城郊的陈总兵庄,村庄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却是后人为铭记明代治水功臣陈总兵——陈瑄而得来。据《继禹堂陈氏宗谱》记载,我是陈氏家族的第二十五代后裔...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陈谷登;更新日期:2024-08-05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内展示的《新四军军歌》,引人注...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赵海洋;更新日期:2024-08-01
淮河,是一条奉献巨大之河、盛享光荣之河。古淮河支流繁富,衔中原,接江浒,少险阻,两岸沃野千里,尽享灌溉之利。从上游见诸史册的最古老的芍陂,到下游的蒲姑陂、射陂、...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荀德麟;更新日期:2024-07-25
他一生参加战斗38次,负伤9次,战功卓著(获得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四等功5次,获评团级战斗模范2次、团级战斗英雄1次)。1950年8月,他被中国...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刘义宝 李颖;更新日期:2024-07-15
何杰,生于1934年10月,因病于今年4月1日去世。他生前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文史工作者,是首位确认了吴承恩父亲的墓碑并找到了吴承恩墓的人,曾参与吴承恩故居、文...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徐怀庚;更新日期: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