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黄炮楼战斗牺牲烈士——浴血黄炮楼 浩气传千古

黄炮楼战斗牺牲烈士——浴血黄炮楼 浩气传千古

发布时间: 2025-07-26 17:52  关注度:240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1941年5月8日,黄炮楼战斗打响。面对数十倍日伪军的疯狂进攻,林福生等13名民兵自卫队队员除1人成功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用生命谱写了全民抗战的英雄诗篇。

1941年5月8日,黄炮楼战斗打响。面对数十倍日伪军的疯狂进攻,林福生等13名民兵自卫队队员除1人成功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用生命谱写了全民抗战的英雄诗篇。

黄炮楼位于涟水县城西北十余里的盐河岸边,是地主黄元德为防匪患而建的一座三层小炮楼,高10米,顶层有个大露台,四角有4个土垛可以隐身。站在露台上,方圆数里尽收眼底。1940年秋,涟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这里成为军田乡公所驻地。由于地处对敌斗争前沿,军田乡组建了民兵自卫队,有30多名队员和10多支土造步枪、10多支旧式火药枪,队长是林福生、党支部书记是杜春生。自卫队日常负责站岗放哨,配合八路军袭扰日伪军、剿匪护民。村民白天劳作,夜晚携家眷进入黄炮楼避险。

1941年5月8日深夜,涟水县城日军头目金本得到一条情报,说有一支新四军主力部队宿营在黄炮楼。于是,金本调动100多名日军和300多名伪军星夜出发,包围了黄炮楼,企图用偷袭的手段消灭抗日武装力量。

天刚蒙蒙亮,队员刘希唐、朱发龙发现敌情后,立即向林福生和杜春生报告。林福生登上炮楼露台观察,发现四周全是敌人,立刻召集队员分析敌我形势。大家都认为,虽然被敌人重重包围,但炮楼内还有100多名群众,不能不管。炮楼有利于防守,我方还有枪,要坚守阵地。林福生让所有群众撤到炮楼里,自己带领自卫队队员展开防守。

日伪军因忌惮炮楼内可能有主力,不敢贸然强攻,直至日出后才在机枪的掩护下发起冲锋。英勇的队员们沉着应战,弹无虚发,不断有日伪军倒在队员们的枪口下。日伪军先后发动了十多次冲锋,但始终未能攻入炮楼。

黄炮楼的情况迅速传到了涟水县游击大队,游击大队队长王观涛、张胜武各率30余人赶来支援。他们分别从东北、西北打击敌人,进行策应,突破最深处距离炮楼仅100多米。但因敌军势众、火力过猛,策应未果。王观涛等在天色渐晚后,又在各庄吹响号角,以图迷惑敌人,都未能成功。

久攻不下的敌军投掷硫黄毒气弹,炮楼内众人以棉被、棉花、泥巴堵门窗防毒。傍晚时分,涟水、淮阴方向又增派日伪军600余人。敌军集中火力强攻,炮楼土墙被打穿多处,北面房屋被洞穿,手榴弹、火油瓶、硫黄弹涌入,楼内迅速燃起大火,楼板、楼梯烧毁。

此时自卫队弹药已耗尽,无力坚守。他们销毁档案后,决定带领群众突围,先以诈降诱敌靠近,再突然开火杀伤一批敌军,随后趁乱突围。混乱中,神枪手何景林中弹牺牲,副队长朱寿山带着几个孩子和部分群众冲出重围,脱离了险境,班长、共产党员朱发坤牺牲后,仍手端钢枪、倚墙站立、怒目圆睁。

黄炮楼被攻破后,日伪军才发现对手仅是13名装备简陋的民兵,金本恼羞成怒,下令烧毁周围100多间民房。突围中,放猪娃朱小虎带几个孩子用土大炮向敌人开炮,打哑东北角机枪。他被俘后坚决不降,被金本劈杀,年仅16岁。

日伪军还当场杀害汤进采、朱发桥、徐井生3名队员,其余的队员和群众20余人被日军押到涟水城。18日下午,杜春生、朱发仁、刘希唐、朱发标等队员和13名群众在涟水城北门外被杀害,林福生、朱发龙和3名群众被押到淮阴杀害。

2015年,为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涟水县政府在黄炮楼战斗遗址旁竖立纪念碑,镌刻战斗史实与烈士名录,让这段浴血奋战的历史永远为后人铭记,让先烈们的浩然正气代代相传。

■记 者 徐 薇 通讯员 王 欣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