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革命烈士冯汝南——挥枪歼虎豹 热血护家邦

革命烈士冯汝南——挥枪歼虎豹 热血护家邦

发布时间: 2025-07-23 09:16  关注度:249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抗战时期,在涟水县东胡集镇邱岭村,曾有一位让日伪军闻风丧胆的神枪手——冯汝南。他以出神入化的枪法技艺和赤诚报国的坚定信念,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抗战时期,在涟水县东胡集镇邱岭村,曾有一位让日伪军闻风丧胆的神枪手——冯汝南。他以出神入化的枪法技艺和赤诚报国的坚定信念,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1939年,涟水遭日伪军侵占,土匪趁乱为祸。冯汝南挺身而出,联络乡中青年组建自卫队。虽武器简陋,多为长矛、大刀,却有力震慑了敌人,护佑了一方安宁‌。

1941年春,冯汝南随涟东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薛华甫驻守东胡集乡张圩一带。一日清晨,大东镇伪军下乡抢劫。薛华甫见一伪军抢夺妇女包袱并欲掳夺银镯,当即令冯汝南处置。冯汝南从容端枪,瞄准、击发一气呵成,那作恶的伪军应声毙命。这精准凌厉的一枪,吓得其余伪军魂飞魄散,奔逃中不停喊着冯汝南的名字。其威名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同年夏,薛华甫在冯汝南家筹划扩军事宜时,遭涟水城伪军突袭包围。冯汝南让薛华甫迅速撤离,他将几十支枪藏在隐蔽的地方,手持驳壳枪开门说:“薛华甫不在我这里,不信你们找,但不许你们动枪,谁动就打死谁,说打你左眼,不会打到你右眼!”敌人吓得没敢拿出枪,后见薛华甫不在,便不声不响地走了。

1943年春,日伪军对盐阜区展开大规模“扫荡”,300余人占据佃湖街构筑据点,企图修筑涟佃公路。

他们沿途烧杀抢掠,暴行累累,百姓苦不堪言。正从滨海返乡的冯汝南看到敌人烧杀到自己的家乡,心急如焚。在中共党组织支持下,他召集邱岭村80余名青壮年成立“小刀会”(又称“齐心会”),众人盟誓,誓死保卫家乡。

同年4月1日拂晓,200余名日伪军从洋旗杆出发,向小埝一带扑来,他们沿途纵火焚村、屠戮平民、劫掠财物。冯汝南与共产党员田步堦率领“小刀会”成员,手持大刀、红缨枪毅然迎敌。战斗于上午7时打响,敌人占据小埝圩西南和东南圩角高地,凭借机枪、掷弹筒等武器疯狂进攻,妄图依托地形与火力压制我方。

冯汝南带着唯一的套筒步枪,田步堦背着仅有的三颗手榴弹,率队伏在团薛庄的战壕中,距离敌阵地不足半里。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冯汝南沉着冷静,丝毫没有畏惧。他举枪瞄准,接连击毙3名敌枪手,日伪军被打得胆战心惊。日伪军发现我方仅有一支枪后,便以机枪封锁,并出动一个排的兵力冲锋。冯汝南凭借精湛的枪法,一枪一个,精准狙击,成功逼退了敌人。然而,敌人并未就此罢休,随后又派伪军反扑。由于敌众我寡,“小刀会”部分成员稍显退缩,战壕中最终仅剩冯汝南等5人坚守。当敌人冲到十多步远时,冯汝南果断甩出两枚手榴弹,炸死4名伪军,一名伪军吓得当场伏地求饶。就在此时,冯汝南趁势跃身扑向敌人,孤身肉搏时不幸被圩角敌人的机枪击中后脑,壮烈牺牲,年仅29岁。

1942年6月11日,涟东县政府在邱岭村为冯汝南等烈士召开追悼会。翌年,新四军第三师在阜宁芦蒲兴建阵亡将士纪念塔,冯汝南的英名被镌刻在纪念碑上。

■记 者 徐 薇 通讯员 王 欣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