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新闻网讯:淮安版《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质量调研报告》日前出炉。本次淮安版《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质量调研报告》中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调查共随机抽取了356户农村居民家庭,总人口1810人,户均人口5.1人;劳动力总量886人,户均2.5人,其中县外务工人员418人,占总劳动力的47.2%;总承包耕地面积为2116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
从性别构成来看,在356名被访者中男性198人,占55.6%;女性158人,占44.4%。从年龄分布来看,16—22岁的被访者15人,占4.2%;22-30岁的25人,占7.0%;30-40岁的42人,占11.8%;40-60岁的199人,占55.9%;60岁以上的75人,占21.1%。
1、惠农政策让农民满意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淮安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推出,让广大农村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支持。而本次调查结果也充分显示出农村居民对国家政策的认可。
对于目前国家制定的各项惠农政策,七成以上的农村居民表示满意或者比较满意。其中,在被访问的356户农村家庭中,有189人表示满意,占比53.1%;76人表示比较满意,仅有8.7%的人(31人)表示不满意,另有16.8%的人表示不了解。除了惠农政策,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近8成受访者表示满意或较为满意。其中,192人表示满意,占53.%;仅有43人表示不满意。
虽然对国家政策表示支持,不过,受访的农村居民对基层村组干部的工作认可度却并不高。其中,对基层村组干部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的被访户占比分别为15.2%、37.1%,而有30.6%的人明确表示不满意,还有17.1%的人表示无所谓。
2、种粮仍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作为衡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家庭收入来源是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查报告显示,对于2011年的收入情况,有近300名农村居民认为收入比2010年有所增加,占比83.4%,其中,有92人认为有明显增加,208人认为有增加,但变化不大。另外,15.7%的人认为2011年的收入相比去年有所下降。
在收入比重中,农村家庭收入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小。调查显示,被调查的356户农村家庭总承包耕地面积为2116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其中自己种植的有2042亩,占总承包耕地的96.5%。而在受访者的收入比重中,有207名被访者表示第一产业仍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占70.2%。其中表示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自粮食种植的被访者高达66.8%,为197人。而仅有88名被访者表示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自二、三产业,占29.8%.
本次调查共对356户农村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其中总人口1810人,户均人口5.1人;而在1810人中,劳动力总量为886人,户均2.5人。
886人的劳动力究竟是如何工作赚钱的呢?调查报告显示:其中,三分之二的被访农村家庭有成员在外务工。356名被访者中,共有239人表示有家庭成员在外务工,占67.1%。同时,有235人表示打工收入是2011年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占66.0%,这也恰恰与67.1%的打工人数比例相吻合。
外出打工是赚钱的主要方式,那么,淮安农村居民都去哪里打工呢?在239户家庭有在外务工的人员中,其中在省外务工占19.3%,有43.1%的人在市外省内从业,县外市内从业占14.6%,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占19.7%。
除了外出打工,本次调查还就农村居民是否接受过有组织的就业培训进行调查,然而,仅有不足一成的农村居民家庭成员接受过有组织的就业培训,表示参加过政府和企业组织的就业培训农村居民分别只有5.3%和2.8%,其余均是自发参加或没有参加过就业培训。
3、子女教育费用是农民家庭“最重”负担
教育、住房、医疗哪一项是淮安农民家庭中最重的负担呢?
在本次调查中,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在受访对象中,有37.1%的被访者认为子女上学是家庭最重负担,有23.0%的被访者认为造房修房是家庭最重负担,18.0%的被访者认为医疗费用是家庭开支的最主要负担,11.5%的被访者认为食品支出是家庭开支的最主要负担,10.4%的被访者认为生产费用是家庭开支的最主要负担。
虽然教育是许多农村家庭最大的负担,但对于目前淮安市的教育制度,被访者还是给予了肯定评价。其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对当前的教育制度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其中,有39.0%的人对当前的教育制度表示满意,26.7%的人表示比较满意,14.0%的人表示不满意,另有20.2%的人表示不了解。
在淮安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旗帜下,居民文化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一年比一年高。而此次调查也反映了这种趋势。
调查报告显示:近九成农村居民表示2011年家庭生活质量较去年差不多或有所改善。其中,其中有227人认为生活质量较去年差不多,占63.8%,而83人表示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占23.3%;表示生活质量提高较快的有10人,占比为2.8%。另有36人表示生活质量较去年有所下降,占比为10.1%。生活质量提高,离不开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受访的356名村民中,有128人对当前农村生活环境感到满意,138人表示比较满意,67人表示不满意。
但对于当前的农村文化生活,却仅有半数左右的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的文化生活满意或比较满意。在356名被访者,有94人表示满意,占26.4%;85人比较满意;对当前农村文化生活感到不满意的为86人,占24.2%;另有91人对当前农村文化生活不了解,占25.6%。
4、统计部门详解:调查数据从何而来?
淮安版《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质量调研报告》是如何出炉的?调查选项如何确定?调查如何开展?为此,记者来到了市统计局进行采访。
“为了全方面了解农村居民的社会生活,关注农村民生,掌握农村居民对农村生活、政策的满意度,才进行了本次调查。”对于本次调查的目的,淮安市统计局农村处处长马继军告诉记者,以往类似的调查都是采取人工调查,直接到农村上门调查,而今年采取的则是更为科学的“12340”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数据将更为准确、科学。
调查主题确定后,设计调查问卷成了关键的一步。记者看到,在一份调查问卷上,共设计有27项内容。包括被访者的家庭基本情况以及农村住户收入情况等项目,如一个题目为“与2010年相比,您2011年家庭收入水平如何?”的问题,问题后设有增加、没有变化、下降等选项,并就增加的比例和下降的原因同时调查。
“调查问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设计时还需要一定的技巧。”马继军告诉记者,当调查居民收入情况时,许多居民并不愿说实话,反而得不到准确的数字,只有设计一些百姓能够好理解,方便说的问题,问卷调查才能更接近真实水平。
完成问卷调查设计后,由12340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进行正式的调查。据淮安市民意调查中心主任袁永志介绍,本次调查由15名来自淮阴师范学院数管统计系的在校大学生完成。“大学生都是统计专业,而且经过调查前的培训,较能确保调查准确无误。”袁永志告诉记者,除了专业的人才,“12340”还配备专业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拨号和样本配额,以实现高效访问。同时,调查过程采取一对一不见面式访问,使受访者更能表达真实想法,获得准确数据。
“在电信部门的配合下,拿到全市各个县区农村居民的电话,便开始调查了。”袁永志告诉记者,考虑到农村居民的作息习惯,调查只能是在晚上进行。调查持续了3天,有效调查了全市356户农村居民,但由于许多农村居民年龄较大或对调查不理解,实际的调查对象有近500户,其中不少调查进行了一半而不得不中断。
调查完成后,根据调查数据制成调查分析报告。“根据此次调查反映的数据来看,还是比较符合淮安农村实情的。”从事多年农村调查工作的马继军说,调查反映出淮安市农村居民生活的诸多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季明稳 周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