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新闻网讯:1月30日,淮安外向型经济发展再传喜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淮安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通过国家十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获颁《综合保税区验收合格证书》,正式封关运作。
在1.01万平方公里的淮安大地上,淮安综保区一期2.63平方公里可谓“弹丸之地”。但这片土地却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更多的期待——在淮安矢志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背景下,淮安综保区封关运作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由此,开放淮安,风景今朝更好看。
发轫:青松怒向苍天发
淮安综保区发轫于淮安出口加工区。2008年3月,淮安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单独行文批准设立,面积1.36平方公里,并与当年10月正式封关运作,成为淮安市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字头”区域。
与其他出口加工区“先筑巢后引凤”的模式不同,淮安出口加工区以先有重量级项目-世界500强鸿海集团投资的富士康(淮安)科技城落户,后有加工区的申报获批。
正因此如此独特的“淮安模式”,淮安出口加工区运行仅半年就位列全国第20位、江苏13家出口加工区第5位,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列全国第7位。而截至目前,区内已引进企业14家,注册外资5.163亿美元,累计实现加工贸易额69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近8万个,逐步形成一个以精密模具、电子接插件、PCB(印刷电路板)等产品生产为主,以保税物流功能配套为辅的高科技出口加工基地,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显著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客商纷至沓来,建设热火朝天,围网内1.36平方公里土地上已经布满了项目,还有一些项目抢先落地,却因不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而无法投入运营……
就在青松怒向苍天发之际,淮安出口加工区发展再遇瓶颈,转型升级迫在眉捷!与此同时,国家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鼓点越发激越铿锵,如何抢抓发展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出口加工区更好更快发展?经过密集调研,慎重研究,市委市政府再次作出重大决策:申报国家级综合保税区!
升级:快马加鞭未下鞍
2010年11月,市政府正式向江苏省政府申请设立淮安综合保税区,开启了又一场艰难而令人期待的征程。这时,淮安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仅仅2年零1个月,真可谓快马加鞭未下鞍。
审批难度越来越大,各地竞争呈现白热化,而目标已定,就当全力以赴,迎难而上。
省里高度重视淮安综保区申报建设,省委23号文明确支持淮安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综合保税区,这对正处“申报行军”中的淮安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事实也证明,淮安综保区的设立倾注了省委政府对淮安的关心和支持。省各相关部门也全力支持,悉心指导,加快了申报批复的进程。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分管领导亲自出面推动10余次,及时解决了申报工作诸多关键环节上的问题,赢得了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从而加快了申报进程。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全力参与、配合申报工作。申报小组熟悉申报线路,并能及时按照申报要求完善各类资料,跑省进京,先后拜访各级相关人员280余人次,向国家十个部委和省有关厅局数十次专题汇报,大大加快了申报工作的步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5个月的“艰难行军”,淮安终于2012年7月迎来了国务院的最终批复——2012年7月19日,淮安综保区从全国近70余家申报区域中脱颖而出,获批成为江北第一家在出口加工区基础上升级而成的综保区。
随后,淮安市又马不停蹄地对淮安综合保税区(一期)2.63平方公里范围进行了基础和监管设施建设,并于2012年12月20日通过了南京海关会同地方有关部门组织的预验收,于今年1月30日通过了国家10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联合验收组的正式验收。综保区建设、验收直至封关运作,一般要二年时间,淮安综保区只用了半年。
在淮安综保区正式封关运作之际,回望从设立出口加工区到申报综保区再到通过验收的历程,真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运作:而今迈步从头越
随着淮安综保区正式封关运作,淮安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蓝图已经铺开,渐成现实。
“淮安综保区不仅对淮安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个利好消息,对淮安周边地区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认为,淮安综保区政策优势更加明显,平台功能更加完善,发展空间和发展规模都将得到提升。
随着综保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力的逐渐显现,不仅为现有企业带来实惠,而且能吸引更多大项目落户,进一步提升淮安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层级。综合保税区拥有研发加工制造、口岸作业、仓储物流、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九大功能,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运作最灵活、通关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比如过去由于政策限制,出口加工区内企业无法实现贸易需求,不得不在区外再设立一个分公司专门从事贸易工作,给企业造成额外的人力物力负担。综保区设立后,企业只需在综保区内就可以完成研发、检测、贸易等多项功能。这将大大促进企业的加工贸易由单一加工制造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端延伸。
同时,综保区“两片一区”(即出口加工区周边的南片区和空港北片区)的崭新布局,与淮安空港、运河口岸、连云港港口等联动互通,将有力提升综合保税区的物流运营效率,淮安打造国际化现代物流基地不再是梦想。依托综保区免税、保税、退税、免证等功能,企业运营成本、报关流程等将实现“大瘦身”。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记者昨日来到淮安综保区,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淮安综合保税区的金字牌匾已经悬挂起来,淮安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上一篇:李学勇慰问淮安城乡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