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开票纳税要去涟水,单趟就得个把小时,现在在市区,不用半小时就办好。”今年起,淮安地税局正式推出“淮安市通办”业务,经营水暖器材的戴正新幸运成为“第一人”。截至目前,该局累计办理“淮安市通办”业务232件,每项业务平均为纳税人节约4小时以上。
去年以来,淮安地税打出创新组合拳,积极融入新常态,一系列创新、“率先”之举换来了征纳关系新气象,而“淮安市通办”业务创新仅仅是这套组合拳之“冰山一角”。
“要重点抓好‘20/80’型重点税源,保证地税收入,杜绝应对随意,减轻执法阻力。”去年4月,孙长举履任淮安地税局局长不久,就提出“20/80”法则,即对20%的户数占80%的税源进行重点管理。当年,通过对“20/80”型重点税源企业涉税案件的查处,检查326户纳税人,查补税款达1.75亿元。不仅如此,淮安地税局稽查局还被国家税务总局表彰为发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涌现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稽查系统都有影响的先进个人,有4人入选全国税务稽查人才库。
同样在去年,淮安地税在全省率先全面推广纳税人风险自主应对机制,当年实现纳税人自查申报9630户,合计入库税费38920万元。“将纳税人的纳税事项通过互联网税务申报系统平台推送给纳税人,让其自主核查,税款多退少补,对拒不缴税的‘老赖’则上门征缴,提高其风险级别并按规定予以严惩。”据淮安地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地税局在部署今年工作时首提“规范完善纳税人自查及辅导规程,提高中等风险应对质效”,这意味着纳税人风险自主应对机制的“淮安模式”在全省推广。
“全系统千把人面对淮安市13万多户纳税人,征收、服务工作量太大,不能‘一锅煮’,必须要有针对性。”据淮安地税局局长孙长举介绍,淮安地税的诸多创新,都指向了一个重要课题从“管户制”转向“管事制”,提高税收组织实效、风险应对绩效。
如果说“20/80”法则等创新之举夯实了“征”的基础,那么下面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新招则更加聚焦于征纳双方的和谐互动。
压缩5281个进户执法事项,进户次数同比下降73%;列出256项“税源管理事项”和14项“内部税务管理事项”全部向全社会公开“权力清单”;主要领导负总责却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等“五项权力”去年5月起,被社会各界称之为“一次兜底的简政放权和监权”,在淮安地税系统全面落地。
“以往办个公司地址变更,也要抱一堆材料来回跑七八次,现在可以网上提交、后台审核,然后来一趟打印个证就行了。”江苏建友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会计高慧为淮安地税“公开放权、公开亮权、公开用权”点赞,“现在到窗口办理简便多了,很多事项直接办结,不需要再走审核、调查、评估等程序。”
“权力三公开”启动3个月后,淮安地税微信平台上线。“有了它,我不仅可以掌握申报期,还可以预约办税、网上拿号,省了好多时间。”位于淮安软件园的一家电商企业会计倪晓玲轻点手机上的淮安地税微信平台,涉税通告、最新政策、工作动态、办税须知等信息应有尽有,“遇到不懂的还可以向平台上的‘人工税博士’咨询。”
今年3月18日,淮安地税局办公室主任王波敲开了华达利家具的大门。“企业需要帮助,可以与我单线联系,减少不必要的周折。”王波介绍,淮安地税建立《服务企业联系点制度》,所有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进企业,实行“一对一”挂钩帮扶。在他看来,实行“管事制”并不意味不再“管户”,而是要以新的机制为纳税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数据显示,“一对一”挂钩帮扶机制实行后,仅去年一年,市局领导班子就深入重点骨干企业调研31次,通过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7个,为22户高新企业申报减免税额4856万元……
也许下面这些荣誉最能说明淮安地税创新组合拳的成绩: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推广淮安地税“权力三公开”、降低涉税风险的做法;“打造高效办税服务平台”创新项目荣获2014年度市创新创优优秀项目二等奖;市局税政管理一处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市局二分局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淮阴地税第一分局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涟水局一分局荣获“全国巾帼岗”……(周洋)
来源:淮安新闻网、淮安日报社,淮安114网为您提供淮安本地新闻,淮安新闻网,淮水安澜新闻,淮安阳光纪检新闻,淮安民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