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江苏省文明单位”淮阴区人民法院:汇聚创建合力 涵养文明之花

“江苏省文明单位”淮阴区人民法院:汇聚创建合力 涵养文明之花

发布时间: 2024-05-31 09:57  关注度:1057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近年来,“江苏省文明单位”淮阴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抓创建、促审判、提素质、树形象”工作思路,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的“牛鼻子”,纵深推进文明创建,凝聚精神力量,涵养文明之花。

近年来,“江苏省文明单位”淮阴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抓创建、促审判、提素质、树形象”工作思路,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的“牛鼻子”,纵深推进文明创建,凝聚精神力量,涵养文明之花。

学思想、强党性,镌刻文明坐标。组织干警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前往连云港开山岛、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地开展实境教育活动,锤炼党性修养。打造120米的党建文化墙,建立设施完善的党建活动室、党史陈列室,打造“温情天平”青年学习社,为各党支部和全院党员团员干警开展政治生活、提升党性修养提供阵地保障。建强普法融媒矩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制作普法微电影《无债一身轻》《冰危》,在第六届、第八届全国法院微电影评选活动中获优秀奖。

惠民生、暖民心,拓展文明广度。建立多层次诉调对接平台,完善物业纠纷“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交通巡回法庭等职能,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综治协调、多方参与”诉调对接格局。去年以来,以打造“优+”全域诉服品牌为抓手,推进诉讼服务提档升级,累计为2万余人次提供诉讼便利;优化网上立案、线上开庭、线索举报、诉前调解等各环节,网上立案3373件,为2736名当事人提供电子档案查询服务,585件案件通过互联网开庭诉前介入,成功化解358户村民、1200余亩土地租赁纠纷,获评全市法院“优+”诉讼服务工作典型事例。

强特色、立品牌,打造文明亮点。挖掘红色资源,建立“红色同心结”特殊群众保护机制,打造“红色”刘老庄法庭;擦亮国家级少年家事审判“金字招牌”,深化“2+3+N”亲情修复品牌建设,打造“金色”小营法庭;立足千年古镇悠久的人文历史,推进南陈集法庭迁址古镇马头,建立“文旅+知产”保护机制,打造“古色”马头法庭;发挥全国文明乡镇、特色果蔬农业资源优势,建立生态产业健康发展保护机制,打造“秀色”渔沟法庭。“彩色人民法庭”品牌矩阵逐步建立。

做公益、献爱心,汇聚文明力量。成立“温情天平”“银发生辉”“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扎实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和“平安法治村居行”活动,每年开展普法宣讲、释法解纷、矛盾调处、巡回审判等活动40余场次,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融媒体记者 李 蓉,通 讯 员 蒋佳佳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