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之前打电话向你们咨询事情时,我就随口提了一句能不能帮我们配两副合适的腋拐,没想到今天你们就送来了。新腋拐用着舒服极了,太感谢了。”日前,家住涟水县红窑镇的居民周筱栗(化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停地感谢涟水县残联的工作人员。
周筱栗、周达维(化名)姐弟自幼肢体残疾,多年来,只能依靠用树枝制作的“拐杖”和“小板凳”艰难出行。自制辅具粗糙笨重,他们的手掌和腋下时常被硌得生疼,这也给姐弟俩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在一次向涟水县残联工作人员咨询事情时,周筱栗无意间吐露了“想配两副合适的腋拐”的心声。该县残联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工作组,专程前往周家,仔细地测量定制腋拐所需的各项数据。半个月后,工作组便将精心定制的腋拐送到了他们手中。姐弟俩接过崭新的腋拐后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近年来,涟水县残联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目标,持续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不断增进残疾人的福祉。今年以来,涟水县残联投入近 300万元,对涟水县康乐儿童康复中心室内外环境及教辅设备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为残疾儿童打造更为优质的康复环境,进一步保障了残疾儿童康复成效。为切实提升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涟水县残联投入9万元,向残疾人家庭发放了100台电冰箱,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将孤独症患者康复救助范围扩大至16周岁,以实际行动解决孤独症患者康复需求;投入26.8万元,为268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帮助他们重见光明;投入243.3万元,为811人次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给药,极大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投入46万余元,为863户有需求的残疾人适配轮椅、盲杖、助听器等康复辅助器具1275件,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投入28万余元,为95人次适配假肢、矫形器;投入520.7万元,为318名0至16周岁残疾人开展抢救性康复训练服务,康复显效率超90%;建设8个辅具共享免费租赁点,年租用量达3000余人次,为户外出行的残疾人提供贴心便捷的辅助器具租赁服务。
涟水县残联的一系列暖心举措如点点繁星,照亮了残疾人的康复道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残疾人的关爱与支持。在康复助残的道路上,涟水县残联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每一位残疾人创造更加美好、更加温暖的明天。
涟水县残联将持续深入调研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不断完善康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广泛汇聚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通讯员 崔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