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年了,比起当兵时,现在社区才是我最熟悉的‘战场’。”淮安生态文旅区富城路办事处海天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涛自退役后一直奋斗在基层,在这23年的基层工作中,他潜心学习、亲身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心得,更获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点赞。
2022年1月,王涛来到海天路社区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2023年12月正式担任社区党委书记。海天路社区由原金牛村、严卓村、富城村于2019年合并而成,3个村在生产种植、民风民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基础设施落后,矛盾问题积压,辖区内河道堵塞,给社区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为解决这些问题,王涛把在部队淬炼的顽强果敢、担当奉献的作风“移植”到基层工作中,凭借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社区和党员干部队伍实际,组建了由社区干部和“五老”人员共同组成的特色调解员队伍,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破解民生难题,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着力改善基层条件。近年来,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帮扶,为社区安装太阳能路灯400盏,实现了太阳能路灯全覆盖;统筹调度挖掘机等设备,动员党员干部带头走进田间地头,疏浚河道3万余米,解决辖区农田灌溉不畅问题;通过“一事一议”,修缮、拓宽道路2000余米,解决居民出行难、会车难等问题。
不同的“战场”,一样的“冲锋”。对于现在的王涛来说,田间地头、社区阵地便是他冲锋奋战的“战场”,让大家“富”起来则是他奋战的目标。
地“活”了,农民才能“富”。深耕土地资源,变“荒地”为“宝地”,一直是王涛心中的大事。近年来,海天路社区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王涛带领党员干部们走进田间地头,摸排土地数量,研究土地流转方式,多举措利用撂荒地,把500亩闲置土地变为良田,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流转,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实现了部分农户再就业。同时,王涛深知,要想“富”,必须得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发展路。在充分考察、征求农户意见后,王涛决定动员大家种植反季节红椒。从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到邀请农业专家为大家培训,再到定期回访农户,王涛不辞辛劳,从无怨言,渐渐农户们也都认可了他的思路,开始种植反季节红椒。现在,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是红椒种植技术能手,不仅实现技术上的专业化,更实现了产量上的规模化,红椒产量每亩地普遍增收20%。
“以和为贵。”这是王涛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开展信访积案化解、邻里矛盾调解等各项治理工作的“法宝”。用的时间长了,效果好了,王涛便探索将“和”文化融入社区日常工作中。
近年来,在王涛的带领下,海天路社区以“和”文化为引领,探索实施“四和”工作举措,即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综合利用“党委带头学、党支部集中学、培训集中学、党员个人自学”学习体系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重点形成思想和服务“和”力,促进“和”力共建;以社区邻里为中心,打造“和事佬”睦邻议事室,有效化解居民矛盾,不断拉近邻里距离,打造“和”睦家庭;以志愿服务为主线,组织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点亮困难居民“微心愿”,与重残人员结成“暖心对子”,提升“和”乐生活;以社会组织为辅助,统筹辖区共建资源,积极引导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强化“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实现内外融“和”。
“在王书记的带领下,社区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是一团和气。我们都为有这样一位‘老兵书记’高兴。”居民张永宏说。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老兵书记”王涛在平凡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退伍军人的英雄本色,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展现得淋漓尽致,践行着自己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融媒体记者 张桐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