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张家瑜:甘愿“自找苦吃”,升腾“珠峰蓝焰”

张家瑜:甘愿“自找苦吃”,升腾“珠峰蓝焰”

发布时间: 2024-09-09 08:51  关注度:682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组队做公益,结对献爱心。乃村的达旺一家,张家瑜始终牵挂。“小张可是大好人,不,他是我们的亲人。”达旺告诉报道组,这些年,张家瑜没少来家里探望,不是送东西就是来帮忙,真是比儿子还管用。“您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能做的,一定尽力。”张家瑜告诉记者,达旺的母亲拉吉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曾做过很多好事善事。“人家拥护我们,我们理应爱护他们。”

岗巴,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平均海拔4700米。在这里,为维护边境地区消防安全稳定,守护万家平安,来自淮安消防的援藏干部张家瑜已坚守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

7月17日,“淮安援藏口述史·雪域青春”融媒报道组从拉萨出发,一路向上攀登,抵达岗巴,去记录茫茫雪山之间闪耀的青春,去感受低温低压低氧环境下热血的涌动。

“消防卫士”事无巨细

“对面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天如果放晴,雪山矗立,近在眼前。”

报道组抵达时,张家瑜正带领队友们走出营门,前往吉汝村调研。一路同行,张家瑜当起向导,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沿途风土人情:“现在是夏天,这三个月还能见到一点绿,其余时候路上只能见到白色的雪和黄色的土。”

车到达吉汝。众人爬上一座小山,极目远眺。这里视野开阔,道路、水源、牧场等尽收眼底,别有风貌。张家瑜却无心欣赏风景,只见他一边察看农牧区村镇道路人员居住情况,一边和同事商量消防车取水方法:“这片牧区面积可不小,农牧民居住集中,却只有一个消防车取水点,一旦着火,这可是大问题。”

援藏3年,岗巴全县30个行政村,张家瑜已记不清跑了多少遍。组织灭火培训、排查消防隐患、进行安全宣讲……虽然语言不通、文化有差异,但每到一个村,他总有做不完的事、说不完的话。张家瑜的想法很简单:“来是‘挑担子’的,不抓紧时间干点实事、留下点东西,说不过去。”

然而,在岗巴,张家瑜留下的“东西”可不止一点——

推动大队消防装备提档升级;向上争取财政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成立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和乡镇消防工作站、专职消防队;联合水利、住建等部门,在各乡镇实地勘察调研消防水源建设,解决农牧区消防水源缺乏问题……一桩桩、一件件,张家瑜都满腔热情、拼尽全力。

“别人吸氧,指定在休息,他吸氧,多半在工作。”对张家瑜的拼,消防员白玛罗培心疼又钦佩,“他不仅教我们灭火救援技术,还让我们知道什么叫责任和担当。”

“生死救援”争分夺秒

钦佩张家瑜的不只有岗巴队友。2021年8月,张家瑜主动请缨援藏的消息,曾在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内引发轰动。“4700多米海拔可不是开玩笑,身体能适应吗?”队友们好心提醒,张家瑜却格外坚定:“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灭火救援都不怕,还在乎那点高原反应?”

心怀豪情,身历艰险。“头痛欲裂、眼睛充血,整宿整宿睡不着。”岗巴县的氧含量、气压均只有淮安的一半,高原苦寒、空气干燥,置身如此极端的环境,张家瑜尽管做足了“功课”,刚来的时候,还是难以适应。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家瑜依然在救援中冲在第一线。“那是抵达岗巴的第三天,我在宿舍里吸氧。突然,警铃响了!”原来,一名游客在一处海拔5200米的河谷中因高反被困,急待救援。张家瑜拔了氧气管,本能地迅速出警,可刚登上消防车,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手脚发麻。

“教导员,没事吧?您刚来没多久,要不您就别去了。”队友们见状,赶紧拿来氧气瓶。张家瑜脸色发白,闭着眼摆摆手,示意队友立即出发。“那一刻,感觉身体到了极限,但别人等着我们救援,一分钟也不能耽搁,只想着快点出发。”张家瑜回忆说。

庆幸的是,路上一直在吸氧,到达事发地点后,高原反应有所缓解。张家瑜强撑身体侦察现场,并组织救援。最终,游客被安全救出。

自那以后,张家瑜的口袋成了小药袋,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阿咖酚散等随身携带。“带着它们,高原反应来了也不怕。”张家瑜笑着说。

“珠峰蓝焰”温暖人心

青稞、油菜、蓝天、白云,夏日的岗巴大地虽然气温低,但辽阔牧场,满目生机。对外地游客而言,这是一幅充满希望的美丽画卷,但对当地留守老人来说,即将到来的青稞收割季,却难言轻松。

“儿子出去打工了,把这四五亩青稞收上来,可难了。”2021年,一位藏族老阿妈独自对着家里的青稞地发愁。张家瑜得知情况后,带领“珠峰蓝焰”党员志愿服务队顶着似火的骄阳过去帮忙。

老阿妈感激不已,端来酥油茶,连声说:“孩子们辛苦了,辛苦了。”

“没事,咱们人多,年轻力壮。阿妈,有需要就叫我们。”看着老阿妈淳朴的笑容,张家瑜和队友们当即许下承诺。

“珠峰蓝焰”党员志愿服务队是张家瑜进藏后指导成立的。3年来,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农牧民家里,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消防蓝焰升腾在雪域高原。

组队做公益,结对献爱心。乃村的达旺一家,张家瑜始终牵挂。“小张可是大好人,不,他是我们的亲人。”达旺告诉报道组,这些年,张家瑜没少来家里探望,不是送东西就是来帮忙,真是比儿子还管用。“您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能做的,一定尽力。”张家瑜告诉记者,达旺的母亲拉吉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曾做过很多好事善事。“人家拥护我们,我们理应爱护他们。”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曾在岗巴奋战了3年。40多年后,站在同样的地点,张家瑜特意买了一本《孔繁森日记》,对里面的一句话感同身受:“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融媒体报道组 杜勇清 蒋耀李昱 刘权 王舒 陈大铭 赵启瑞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