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春风化雨育桃李 薪火相传续荣光——三个教育世家的讲台情缘

春风化雨育桃李 薪火相传续荣光——三个教育世家的讲台情缘

发布时间: 2024-09-11 13:46  关注度:784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在淮安有这样一些家庭,祖孙几代人以教育为业、以育人为荣,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他们用知识的火种点亮无数心灵的灯塔,用无私的奉献铸就教育事业的坚固基石,书写出传承与坚守、关爱与责任的动人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教育世家,感受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在淮安有这样一些家庭,祖孙几代人以教育为业、以育人为荣,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他们用知识的火种点亮无数心灵的灯塔,用无私的奉献铸就教育事业的坚固基石,书写出传承与坚守、关爱与责任的动人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教育世家,感受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洪泽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王琳玲家庭:三代秉“红烛” 书香写芳华

王琳玲出生在洪泽区一个以书香传家的家庭,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守心一处、默默耕耘,三代人在热爱与坚守中传承着教育使命。

20世纪50年代,从师范院校毕业后,王琳玲的爷爷王惠金来到老子山镇刘嘴村任教,一干就是40多年。当时的生活很艰苦,经常有学生交不起学费。王惠金不但替这些孩子交学费,还时不时把他们带到家里吃饭。时光流逝,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王惠金却一直默默地坚守着。他总说:“如果都走了,谁来管这些滩头的孩子?他们需要我啊!”就这样,王惠金在学校一直干到了退休。

受王惠金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王琳玲的父亲王克持也选择了教师职业。与父亲一样,王克持扎根湖区40年。在从教过程中,王克持与同样是老师的章开梅相识相爱,组建了家庭。王克持先后在湖区滩头学校、老子山镇中心小学、老子山镇成人学校任教,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王琳玲的母亲章开梅曾在盱眙县沿淮村小学任教,1986年被调到老子山镇渔船民子弟寄宿小学任教。多年来,章开梅的教学成绩一直位列全镇同年级第一。2008年,章开梅当选洪泽县人大代表。2009年,章开梅被调到老子山镇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经过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第二年,幼儿园顺利通过市优质幼儿园验收,并于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

2008年,王琳玲成为洪泽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默默耕耘15载,她用智慧和汗水努力成为孩子们人生里的一束光,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学成绩一直在该校名列前茅,多次荣获洪泽区教学质量一等奖。王琳玲有近10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她多次在市、区级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先后荣获洪泽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教学能手等称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如今,现实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正在上演,这就是王琳玲一家三代从事教育工作的感人故事。王琳玲一家和大多数普通教师一样,用一颗颗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心,践行三代教育人的情怀和担当。

■融媒体记者 潘梦洁 通讯员 马 堃

淮阴小学教师严素雅家庭:三尺讲台写春秋 一家四代传真情

在淮阴小学执教的严素雅出生于教育世家。“我们家族四代人里有14位老师。”在她看来,读书、当老师就是家族传统。“爷爷常教导我们,努力读书才能实现理想、改变命运。”严素雅表示,她从小就树立了像太爷爷、爷爷、母亲一样成为一名教师的理想,当老师成了她的奋斗目标。

1946年,风华正茂的太爷爷当上了村里的教书先生。在那个温饱都很难实现的年代,人们迫于生计,宁愿让家里的孩子去割草、捡粪,也不愿让孩子在学堂里“浪费”时间。太爷爷常说:“那会儿,我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村里‘抓’学生,常常是‘抓’了这个跑了那个……”说起往事,笑意就顺着太爷爷深深的皱纹流淌。常有两鬓斑白的老人去拜访耄耋之年的太爷爷,太爷爷就指着他们笑着说:“看,这是我当年‘抓’过的学生……”

1972年,刚成家不久的爷爷前往离家15公里的乡村小学教书,陪伴爷爷的是太爷爷留下的旧自行车。因路途较远,爷爷常常披星戴月地上下班。遇上下雨天,泥泞的土路上就会出现“车骑人”的情况。爷爷笑着说:“到学校的路,五段‘车骑人’,六段‘人骑车’,划算!”这一段“人车互骑”的教学生涯,爷爷坚持了近10年,而且从没迟到过一次,也没缺过一节课。

2012年,严素雅的母亲调往一家幼儿园任园长。因此前一直在小学任教,多年积累的教育经验并不适合幼儿园的情况,对工作了近20年的母亲来说,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为了更快更好地胜任新工作,严素雅的母亲认真研读《幼儿园指导纲要》《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坚持每天深入班级观察孩子,和老师讨论保教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并开设教学观摩课。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闲时光,只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园长、一位优秀的幼儿园老师。

2020年,严素雅就职淮阴小学,担任三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发现班里一个叫胜男(化名)的小姑娘成绩下滑明显,经常神情恍惚。严素雅经过了解得知,胜男的母亲因不堪忍受父亲酗酒、赌博的恶习,带着年幼的弟弟回了云南老家。胜男想妈妈,书包里藏着妈妈常用的丝巾,经常偷偷看着丝巾掉眼泪。一次活动课,同学们齐唱歌曲“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在同学们幸福的歌声里,胜男痛哭失声,稚嫩的哭声深深扎进严素雅的心里。

一周后,严素雅把胜男的爸爸请进了教室,并拨通了胜男妈妈的电话。“……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当班里所有孩子深情的合唱声响起时,电话两端的人泣不成声。几天后,胜男的妈妈回到了女儿身边。

严素雅一家在平凡的工作中诠释着伟大,用无声大爱滋养着一批批学子,用博大情怀诠释着教师的责任与神圣,用言行传承了一个教育世家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

■融媒体记者 潘梦洁 通讯员 刘 品

淮安市实验小学教师徐立新家庭:一声“老师” 四世传承

有这样一位教师,他耕耘教坛近40载,不仅是市功勋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更是教育世家的传承者。从祖父在私塾的讲学,到父母亲扎根乡村教育的坚守,再到他与儿子在教育舞台的接力,他的家庭诠释了“薪火相传、教育世家”的深刻内涵。他就是淮安市实验小学老师徐立新。

1986年,徐立新开始从教。他担任班主任时向学生和家长承诺:“有任何想法,或者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和我沟通。”后来,家里的电话经常响起,他总是耐心地倾听家长的倾诉。他始终认为,自己不能辜负家长的信任。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投入全身心的爱,让每位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满意。“在徐老师的耐心培养下,女儿成为一个敢做敢当的孩子。徐老师是我最敬佩的老师之一。”学生家长王彩琴说。

徐立新家庭四代人中有五位教师,他们在三尺讲台的接力与传承,形成了尊师重教、勤勉好学的家风。徐立新的祖父曾租房办私塾十多年;父母亲均从教35年,双双获得国家颁发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及淮阴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儿子徐泽林是一名“95后”,去年在生态文旅区福地路小学入职,从事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一年就获得校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我最满意的一节课”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粉笔字书写一等奖等荣誉。“我要像太爷、爷爷奶奶、爸爸那样,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奉献自我。”徐泽林说。

在教育事业上,他们无悔付出,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融媒体记者 杨春阳 通讯员 花春奇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