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江苏省淮安中学毕业生蒋鸿宇的家长高兴地说:“孩子高一、高二的时候成绩比较稳定,但进入高三后成绩起伏较大,数学一度落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最终取得突破,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近年来,淮安区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辐射引领,致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县中振兴工作成效显著。
该区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淮安区关于全面推动县中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淮安区教体系统“教育名城、名校”对标赶超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聚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全面系统推进县中振兴工作。
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拔配备中青年校长,搭建优秀年轻中层干部成长平台。“近年来,楚州中学以实干为先,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提拔配备中青年副校长2人,目前领导班子成员共5人,平均年龄49岁。”淮安市楚州中学党委书记张乃宝说。
该区探索“2.5+3.5”初高中贯通培养模式,强化优质师资配置,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深化教学辅导,注重学科融合实践,突出家校协同联动,致力于让学生实现均衡发展。
建立“区级研究核心组—联盟学科工作坊—学校教研备课组”三级联动机制,实行专兼职教研员蹲点薄弱学校制度,深化“融学课堂”改革,以学定教、以学评教、按需施教,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设立高中激励专项资金,健全县中办学质量考核体系,通过激励、问责等方式,为全区教体系统注入活力。2023年、2024年,淮安市楚州中学共获高中激励专项资金1400余万元。
“作为淮安区教学规模最大的民办高中,从去年开始,学校每年按程序择优进编5名教师,这为学校稳定教师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江苏省淮安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于敏说。为激发教师积极性,建强教师队伍,淮安区调剂952个编制,建立教师岗位“周转池”,优先用于高中优秀教师招聘和人才流动,进一步优化教师岗位职称管理。
随着县中振兴工作的深入推进,淮安区6所高中呈现全面发展态势,仅过去两年,淮安区各高中学校将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中大组)公开少年甲组—花球规定动作三级第一名、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锦标赛季军、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赛二等奖、省楹联教育先进单位、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上百项荣誉揽入囊中,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区将持续以推进县中振兴工作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工作质效,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内涵特色发展、强化高质发展保障,推动形成“优质均衡、多样特色、公民并进”的县中发展格局,不断夯实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基础,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
■记 者 王正道 杨春阳,通讯员 徐华阳 陈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