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数字赋新能 服务添动力,清江浦区制造有“智”更有“质”

数字赋新能 服务添动力,清江浦区制造有“智”更有“质”

发布时间: 2025-09-13 18:35  关注度:231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跃动的数据,正是清江浦区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的鲜活注脚。近年来,清江浦区抓牢科技创新核心要素,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以“数智技术+先进制造”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更新迭代,助力企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加速转型升级,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建设都市工业集聚区,为淮安成为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生力军贡献更多力量。

近日,记者走进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只见公司数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屏幕上,生产规模、包装情况、光伏供电等各项参数指标不断滚动、实时更新。“企业在新厂区建设中,深入实施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个数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实时反映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的工序,还能精准显示产品批号、生产进度、计划产量等信息。”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成介绍。

跃动的数据,正是清江浦区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的鲜活注脚。近年来,清江浦区抓牢科技创新核心要素,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以“数智技术+先进制造”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更新迭代,助力企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加速转型升级,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建设都市工业集聚区,为淮安成为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生力军贡献更多力量。

智链融通:重构生产流程,运营质效双提升

无尘恒温的生产车间宽敞明亮,自动化生产设备全速运转,AGV机器人灵活穿梭……近日,天鹏锂能技术(淮安)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目前,企业单条三元圆柱锂电池产线日产锂电池最高28.1万颗,远高于业内25万颗的平均水平;装配线体质量一次直通率达99.3%,全工序一次直通率在97%以上,处于行业标杆水平。”该公司运营总监韩彬介绍。

作为清江浦区首个50亿元工业项目,天鹏锂能以“工业4.0”为引领,打造先进的智能化工厂,构建全价值链数字化生态体系,通过深度融合ERP、MES、WMS等核心系统,贯通设备层、控制层与决策层的“数字主线”,实现流程数据的实时流动,全方面提升运营质效和生产效率;通过AI算法驱动工艺参数动态优化,结合X-Ray在线检测、激光焊接等技术,实现电池容量一致性偏差仅为“±1%”、不良率远低于行业均值,技术指标超越日韩头部企业。凭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卓越表现,天鹏锂能成功入围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清江浦区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积极宣传高企税收优惠、加计扣除等政策,及时兑现培育奖励资金,大力推广技术转移奖补政策,支持企业新建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平台并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旺旺食品、盈德气体、正大清江等10户企业通过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认定;天鹏锂能、澳洋顺昌、正大清江等10户企业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全区各类“智改数转网联”标杆示范项目的获评数量在规上工业企业中的占比位居全市前列。

老树新枝:强化数字赋能,传统工艺焕新生

自动化行车运送原材料至各条生产线,装卸工具灵活翻转,将零配件送入大型数控设备,按照不同的数字模型进行加工……在江苏省金象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精密的工序,减速设备产品下线,即将发往山东某大型综合性企业,作为大功率大扭矩碾环机的驱动装备,用于碾制风力发电机的齿圈件。

“区别于传统制造工艺,我们更注重智能化和数字化,新引入的一系列高精尖柔性化设备可以代替人工实现工序‘无缝衔接’,极大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良品率和生产效率。”该公司总工程师王昆指着眼前一台高大的机械设备介绍,以往技术人员都是手工绘制零部件的设计图,自从应用了自主研发的“金象减速机自动设计系统”等六种软件,技术人员输入相关数据,设备便自动生成设计图,大幅缩短制作工期,提高产品的精度。此外,该设备与“金象物料进度跟踪系统”相得益彰,能有效提高线上管理效率,高质量完成订单。

企业数智转型的加速推进,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精准引导和服务支撑。“清江浦区密切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集中资源力量为我们保驾护航。”王昆说,清江浦区工信局多次上门宣传《清江浦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等政策,精准兑现企业“智改数转”奖励20余万元;手把手指导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技改项目,成功获批490万元奖补资金,让企业“轻装上阵”,推进关键装备、关键工序智能化改造,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加速前行。

服务滴灌:一线把脉问诊,企业发展添动能

同样入围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的还有江苏盈德气体有限公司。“得益于DCS系统的互联互通,目前公司已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作业。”该公司生产运行主管王海松指着大屏幕介绍,现场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调度信息、数据研判等均可在此显示,管理层可以通过移动端接入系统,实时了解客户生产用气情况。当生产设备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触发警报,DCS系统通过手机短信或者邮件的方式告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置。

“我们始终将智能制造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尤其在设备升级方面,企业乘大规模设备更新的东风,及时淘汰老旧制氧设备生产线,投资近4亿元购置4.82万 Nm/h新空分制氧机组。”该公司总经理郑召华介绍,经测算,新设备产能新增25%,同等产量下,每年可节约电量超6000万千瓦时、标煤近8000吨、用电成本超4000万元,不仅满足了节能低碳的发展要求,还显著增强了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产能提升与绿色发展双赢。

此前,由于制氧技术落后及老旧装置急需更新换代,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遇到了“瓶颈”。“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区委区政府送来了‘及时雨’。”郑召华说,清江浦区有关部门联合属地迅速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智改数转”专项诊断,认真细致地提供专业指导,量身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优化内部业务流程,实现管理数据精细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清江浦区邀请各信息化服务机构专家多次赴天鹏锂能、天士力帝益等50余户重点企业开展业务交流,通过诊断服务、标杆培育、资金扶持等举措,推动辖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通讯员 蒋 童,记 者 朱月娥 蔡雨萌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