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没有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只有精密仪器发出的细微嗡鸣——位于淮安工业园区的江苏纳沛斯半导体有限公司现代化厂房内,一张张晶圆经封装测试,最终成为驱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超高清大尺寸电视屏幕、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应用领域智能设备运转的“神经元”。
半导体封装测试是芯片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既要保护芯片免受物理损伤,又要实现与外部电路的高效连接。自2014年成立以来,江苏纳沛斯在淮安这片创新沃土上默默耕耘,终于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晶圆凸块封装测试领域高科技企业。
“技术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我们的初始技术来源于韩国纳沛斯集团,但只有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挺直腰杆谋发展。”江苏纳沛斯相关负责人道出了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初心。
据了解,江苏纳沛斯很早就开始探索人才培养“本土化”模式,2018年开始深入推进人才本土化建设。其间,企业遭遇重重困难,特别是在韩方技术人员撤离后,更是举步维艰。
面对“卡脖子”的难题,江苏纳沛斯技术团队迎难而上、奋发图强。“从2018年至今,我们每天输出至少十几份报告总结,累计已拥有超过2万份实验报告。”公司生产工程负责人杨雪松介绍,团队不断从实验数据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历经无数次失败后,最终确定一个个最优参数。
由于一心扑在业务上,研发人员有时一个多星期不回家,累了就睡在实验室。“太难、太累了!真的想过放弃,但幸亏没有放弃。”回忆7年来的自主研发之路,研发人员感慨良多。
努力终有收获。近年来,江苏纳沛斯高研发投入结出硕果,累计获得168项专利,其中自主研发118项,形成了公司自有的技术体系。特别是去年,江苏纳沛斯成功开发出铜镍金凸点工艺,成为国内第二家具备此工艺量产能力的企业。据了解,铜镍金凸点工艺可以让成本降低50%以上。
在加速技术突围的同时,江苏纳沛斯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由此驶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底,该公司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新建厂房、增加设备,产能得到跨越式提升。据了解,公司产能从2017年的6000多片/月提升至如今的超20000片/月,良品率从98%提升至99.9%。
“现在我们已经追上行业巨头的脚步,能和他们直接对话了。”江苏纳沛斯研发团队人员说。目前,该公司显示驱动封装全产品系列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五,可提供国内稀缺的全流程服务,为重新定义“中国封装”的技术坐标注入源源不断的“芯”动力。
■记 者 刘 权 通讯员 陈 玲
上一篇:淮安区干群携手“净”家园
下一篇:涟水公安的“速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