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小区周边环境真的不一样了,绿化多了,在运河边走走特别舒服。”近日,家住清浦街道运河上城小区的杨娟感慨道。她所见证的,正是清江浦区今年以来全力推进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改变就发生在“家门口”。
记者了解到,清浦街道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和规划需求,联合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门,通过精准施策与长效管理,对问题区域统一整理、重新布局,逐步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蝶变,全力以赴打造干净有序的城市公共空间。
杨娟眼中的转变并非偶然。清江浦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将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系统施策、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与人居体验。
清江浦区城管局和各镇街开展拉网式排查,聚焦城郊接合部、行政毗邻区、低效用地、涉农地块等重点区域,全面整治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脏乱差”问题。截至目前,全区第一批共排查出“两片两带一廊”问题85处,已完成整改75处,正在整改10处,整改完成率达88%。累计清理积存垃圾2.27万立方米,清运裸土2.2万立方米,拆除乱搭建141处约8930平方米,平整土地144.78万平方米。
公共空间治理不仅要“祛疤”,更要“生肌”。
该区实行“一地一策”,坚持少投入、高效治理,累计完成绿化约32.1万平方米,种植树木超7800棵,推动城市“灰空间”悄然绽放生态色彩。从宁连路沿线打造的“山坡式花海”,到高架两侧初具规模的绿化长廊,清江浦区正用匠心扮靓城市的每一处风景。
更令人欣喜的是,治理过程始终与功能提升、民生需求紧密结合。在前进小区东侧、人武部地块新建两处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周边停车难问题;开展运南西路道路环境提升工程,完善运河景观廊道,实现水系绿地空间统筹,打通“断头路”,为周边居民出行和休闲带来便利……清江浦区紧密结合地块周边企业发展和群众需求,在破解停车难、丰富休闲空间、完善便民设施、补齐功能短板等方面持续发力,建设与片区发展相适应的公共配套设施和产业项目。这些改变不是表面的“化妆”,而是真正从实用出发、让群众可感可及的品质升级。
治理不易,守成更难。清江浦区区将严格落实《2025年淮安市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实施方案》,按照依法依规、分类施策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相关地块垃圾清运、违建拆除、土地平整等工作,同步做好绿化补植补种、道路管网修复等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同时,对第一批“两片两带一廊”剩余问题,近期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对第二批“两片两带一廊”问题,结合第一批整改经验,按序时加快推进。
从运河畔到小区旁,从主干道到街角地,清江浦区正在通过一处处细致的变化,汇聚成区域的整体焕新。空间治理,不仅整出了环境颜值,更治出了生活品质,让市民在每一次散步、每一次停车、每一次眺望中,真切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活力。
■记 者 朱月娥 蔡雨萌,通讯员 蒋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