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区黄荡村:稻田变“金毯” 播种新“硒”望

淮安区黄荡村:稻田变“金毯” 播种新“硒”望

发布时间: 2025-10-10 16:48  关注度:230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站在田埂旁,胡清清望着长势喜人的水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第一批富硒大米只是乡村振兴的开始。“我们打算利用村集体结余的200多万元,建设水利设施,进行土壤改良,引进智能化机械装备,确保我们的富硒大米产量上得去,质量能过关。”他说,接下来,村里还将积极发展富硒藕、富硒虾等特色产业,让黄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

金秋时节,淮安区流均镇黄荡村的稻田里,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村集体合作社成员王国标正操作农用无人机,为村里首批富硒水稻试验田喷洒营养液。“这是我们村的第一批富硒水稻,等到11月就能收获了!”他说。

这片生机勃勃的田野背后,是黄荡村从负债到产业兴旺的“逆袭故事”。这一切,要从村党总支书记胡清清的到任说起。

2024年1月,原本经营“藕虾种养”产业的创业能手胡清清回到老家流均镇,担任黄荡村党总支书记。在他的记忆中,黄荡村素有“金黄荡”的美誉,然而现实却让他心头一沉——村集体不仅没有结余,还欠着一大笔外债,1224亩集体水面被私人长期占用,承包金多年拖欠……

“要想振兴乡村,必须先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胡清清暗下决心。凭借多年创业经验,他带领村“两委”展开艰难清理工作。经过三个月的细致走访和耐心沟通,不仅收回了全部被占用的集体水面,还追缴了部分拖欠多年的承包金。令人欣喜的是,在还清100多万元债务后,村集体还结余200多万元。

资金有了保障,胡清清开始谋划村里的长远发展。一份天然富硒土地认定文件让他眼前一亮:经中国地质学会评审认定,流均镇天然富硒土地包含绿色富硒土地5874.89亩和无公害富硒土地464.05亩,土壤硒含量达0.38 mg/kg,远超普通地区,特别适合种植富硒水稻。而市场上,富硒大米的价格远高于普通大米,若在村里大面积推广,将为村集体带来可观收益。

胡清清表示,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为黄荡村发展富硒产业提供了优势,但要实现产业化,还需攻克“高标准农田关”“大产量关”“稻米质量稳定关”这“三大关”。为此,他向流均镇党委争取到200万元高标准农田改造资金,实施小田变大田,以村集体合作社名义进行土地流转,统一采购种子、提供技术服务,并邀请专家深入田间指导,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尝试在黄荡村种植富硒水稻。

位于流均镇的江苏鼎丰米业有限公司从事大米生产加工已有20多年历史,近几年,该企业专门成立了江苏硒米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富硒大米生产加工产业。走进江苏硒米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一袋袋富硒大米码放整齐,部分大米还被加工成了米锅巴等休闲食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江苏鼎丰米业有限公司、江苏硒米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德敏说:“黄荡村的大米品质一直很好,今年黄荡村有了三块富硒试验田,我们又多了一个天然富硒粮源。”

站在田埂旁,胡清清望着长势喜人的水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第一批富硒大米只是乡村振兴的开始。“我们打算利用村集体结余的200多万元,建设水利设施,进行土壤改良,引进智能化机械装备,确保我们的富硒大米产量上得去,质量能过关。”他说,接下来,村里还将积极发展富硒藕、富硒虾等特色产业,让黄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

■记 者 吴家婧 李 昱 陈金鑫 金 苏,通讯员 陆 璇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