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近年来,涟水县始终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围绕维护金融稳定、保障群众财产安全的目标,探索“科技赋能+人文浸润”相结合的立体治理路径,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风险排查方面,涟水县依托全县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整合多维度信息,建立起非法集资风险智能预警模型。该模型聚焦养老服务、财富管理、粮食收购等重点领域,实现动态监测和精准识别。例如,针对以往发生的粮食收购领域非法集资案件特点,模型设置了“长期拖欠款项+高额返利承诺”等监测指标,有效提升了风险发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为进一步提升处置效能,涟水县建立了“公安主导、部门协同”的联合工作机制。公安经侦牵头研判,市场监管、金融机构等单位密切配合,形成线索移交、联合核查、分类处置的闭环管理模式。2024年,涟水县通过该机制成功阻断一起以“养老公寓预订”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涉及金额800余万元。同时,该县完善有奖举报政策,群众参与度显著提升,群防群治格局日益巩固。
宣传引导是防范非法集资的重要一环。涟水县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宣传网络,“醉美五岛湖”“涟水警方”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成为主阵地。2024年推出的《远离非法集资 守护美好生活》《养老诈骗陷阱揭秘》等系列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0万次,“防非知识有奖问答”吸引2.3万人次参与。各银行网点利用电子屏、宣传栏等载体,实现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常态化提醒。创新推出的“流动+固定”宣传模式深受群众欢迎,200名外卖骑手担任“防非宣传卫士”,在送餐途中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并协助上报可疑线索。在农贸市场、社区广场等设立15个“防非宣传角”,针对老年人等群体开展“健康讲座+防骗提示”组合活动;发放、张贴5000张海报,时刻提醒群众远离非法集资。
通过系统治理,涟水县非法集资发案率连续三年保持下降趋势,群众防范意识持续增强。据悉,该县将继续完善智慧监测平台,拓展风险监测范围,壮大“防非宣讲团”志愿者队伍,持续营造全民参与、全域防控的良好氛围,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的金融环境。
■记 者 杨 帆,通讯员 孙 亮 古小刚 丁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