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近日,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年仅30岁的赵先生(化姓)在康复治疗师的监护下,重新迈出稳健的步伐。这对于因第三次脑卒中导致右侧肢体偏瘫的他而言,意味着崭新人生的开始。这得益于市二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李雪静及其团队摒弃“一刀切”的常规治疗模式,为其量身定制的康复治疗方案。
赵先生长期抽烟、酗酒,且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因素为其脑卒中的反复发作埋下隐患。第三次脑卒中发作后,赵先生出现明显的右侧肢体偏瘫症状,肢体活动能力严重受限,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家人带他来到市二院康复医学中心,寻求专业的康复治疗。
接诊后,李雪静带领周翔博士等团队成员,第一时间对赵先生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详细了解其病史、病情及身体机能状况。考虑到赵先生基础病复杂、脑卒中反复发作的特殊情况,治疗方案以“精准干预、循序渐进”为原则,主要包括三大治疗手段:运动治疗,即通过针对性的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和肢体协调性训练,逐步改善赵先生右侧肢体的活动能力,帮助其重建运动控制能力;神经调控治疗,即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精准定位功能障碍区域,运用经颅磁刺激治疗靶点,调节神经细胞兴奋性,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与重塑;生物反馈治疗,即运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将患者肢体肌肉活动的生理信号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或听觉反馈,帮助患者更好地感知和控制自身肌肉活动,提升肢体运动的自主性。
在治疗过程中,李雪静、周翔密切关注赵先生的康复进展,根据其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强度和方案细节。起初,赵先生右侧肢体几乎无法自主活动,连简单的抬臂、屈膝动作都十分困难。后来,在团队的专业指导和鼓励下,他积极配合治疗,每天坚持完成既定训练任务。随着治疗的推进,赵先生的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治疗第3天,他能在辅助下完成坐起动作;第7天,可借助助行器短暂站立;一个疗程结束时,他已能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缓慢步行,肢体活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
“没想到,短短10多天能有这么大的变化,之前连起床都需要家人帮忙,现在能自己走路了,真的特别感谢李主任和整个康复团队。”赵先生激动地说。
李雪静提醒,近年来,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等都是重要危险因素。她呼吁年轻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健康体检,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同时,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专业的康复方案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快回归家庭和社会。目前,市二院康复医学中心已形成成熟的脑卒中康复诊疗体系,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精准制定康复方案,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通讯员 王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