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摄影消费“套路”多,消费者如何避坑?

摄影消费“套路”多,消费者如何避坑?

发布时间: 2025-11-26 11:15  关注度:209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要底片得加钱,换装得补钱,入册另收费……近来,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本想开开心心拍组照片记录生活,却在消费中碰到不少“卡壳”事儿。

要底片得加钱,换装得补钱,入册另收费……近来,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本想开开心心拍组照片记录生活,却在消费中碰到不少“卡壳”事儿。

市民:拍照连遇“坑”

“30块钱拍了4张证件照,取片时要电子底片,老板却说还得再交10块钱!”市民张先生说起前不久的经历,至今仍有些气愤。他告诉记者,日前,他在市区一家影楼拍摄前和商家谈好价格,当时只说30元能拿4张冲印照,却压根没提底片要额外收费。“我当时就问,我花钱拍的照,底片不该归我吗?老板却说‘都这样’,气得我最后没要底片,心里却堵得慌。”

孙女士的写真拍摄经历更闹心。她去年花800元在一家影楼拍写真,商家承诺“含30张精选照片及底片”,可拍摄时摄影师一口气拍了近百张。选片时她想把喜欢的照片都留下,工作人员却告知,超出30张的部分,每张要收30元才能给底片。“我看着那些底片,每张都花了心思拍的,删了可惜,不删又得多花钱,最后补了600多元才拿到喜欢的底片,比原本预算超了不少。”

带孩子拍写真的郑女士,则是被“亲情牌”架住了。她选了99元6张的儿童套餐,拍摄时摄影师拍了30多张,每张都把孩子拍得很可爱。可到了选片环节,工作人员说:“套餐只含6张,剩下的不买就当场删除。”话刚说完,孩子看着屏幕里自己的照片,赶紧说:“妈妈,别删我的照片!”郑女士心疼孩子,最后只好硬着头皮加钱,经过讨价还价,花了480元才把底片都留住。“钱花了,可心里一点都不舒坦,感觉像是被‘逼’着消费。”她说。

影楼:加钱是行业“惯例”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影楼工作人员却有自己的说法。记者走访市区几家影楼,不少工作人员提到“多拍加钱”时,都觉得“很合理”。“我们多拍照片,是为了让顾客有更多选择,不然选不出满意的照片怎么办?”一家影楼的选片师说,“多拍的部分不在套餐里,收点钱很正常,这是行业里的‘惯例’。”

有的商家则把“成本”挂在嘴边。“我们还要一张一张修,调亮度、修瑕疵、调色,这些都要人工,收点服务费很正常。”

对于线上“19.9元写真”“99元儿童相册”等低价广告,一家影楼的前台工作人员直言:“基础套餐就是为了吸引你过来,想要拍得好,肯定要加钱,这些都是自愿选择的。”

业内人士:“丑话”要说在前

“商家这些做法涉嫌违规。”江苏东方律师事务所刘学伦律师表示,消费者支付摄影费用后,就与商家形成了合同关系,如果商家没有提前明确告知底片、精修、服装等额外收费项目,其提供的服务理应包含拍摄成果及相关影像资料。底片单独收费、低价引流后变相加价,本质上是重复收费,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如何避开摄影消费的“坑”?业内人士提醒,拍照前一定要和商家“把丑话说在前面”,把底片归属、精修照片数量、服装是否需要加钱、化妆是否有额外收费(比如睫毛、粉扑)等细节,都写进书面合同里,不要相信口头承诺,避免后续出现纠纷时“空口无凭”。其次,选片时遇到商家施压,比如“不买就当场删除”“加选越多折扣越大”这样的话语,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被情绪左右。如果商家态度强硬,可以明确拒绝,并留存好聊天记录、录音录像等证据,以便自己维权,避免冲动消费后后悔。

■记者 王舒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