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的淮安,寒意渐浓,但项目建设的现场却热潮涌动。林立的塔吊传递着发展的信心,轰鸣的机器奏响了产业升级的强音。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九届人大全体代表进行集中视察活动,分四组检阅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见证新质生产力在淮安大地的生动实践。
目之所及,一批批重大项目接踵而至、一个个建设现场如火如荼;行之所至,淮安大地处处涌动着澎湃的发展动能,展现出拔节生长的昂扬态势。
人大代表们进园区、入企业、下车间,一路看、一路议、一路思,从建设速度、赋能广度,到发展角度、服务力度,大家一路感受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蓬勃动力。市人大代表、涟水县发改委主任黄吕军看着拔地而起的项目,眼中满是欣喜:“今天实地参观全市一批重大项目,既振奋又欣喜,真切感受到淮安项目建设的高质量与‘加速度’。这是全市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合力攻坚的成果,同时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对项目落地、推进的有力支撑。相信以高质量项目为支撑,淮安的发展动能会越来越强劲,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从半导体零部件到生物医药项目,淮安产业链的协同性越来越强,深耕细分赛道的信心更足了!”市人大代表、江苏纽泰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义在视察项目后感慨道。他表示,企业主营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与视察的高端制造项目高度契合,既直观把握了行业前沿趋势,更坚定了依托本地产业生态深化布局的决心。
谋项目既是“谋眼前”更是“谋未来”。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紧扣重大项目攻坚这个关键,以攀高比强之志在新征程上奋力跨越赶超。其中,规上工业投资截至今年7月连续5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带动2024年GDP增长7.1%、位居全省第一。
此次视察的项目,高度聚焦半导体、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出淮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坚定信心。
在洪泽区佩浦科技再生纱线、成品面料项目的生产车间,一堆堆废旧塑料瓶正经历着神奇的“变形记”——经过分拣、清洗、熔融、纺丝等多道工序,这些曾被丢弃的塑料瓶“脱胎换骨”,化身为纤细的再生纤维,成为制作运动服饰的环保原料。
“这是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诠释!”代表们驻足观看,不时发出赞叹。作为全球首家实现物理法10D-15D超细旦纤维级切片规模化量产的企业,江苏佩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构建了从废旧纺织品及塑料回收、再生聚酯切片生产到再生涤纶长丝制造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了再生涤纶长丝生产的一体化运作。
这样的创新场景在淮安并非个例。从经开区鹏鼎控股人工智能芯片高端电路板项目,到清江浦区国创精密技术半导体核心零部件项目,再到盱眙县天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项目……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不仅迸发着向“新”而行的强音,更展现着“质”胜未来的坚定信心。
“今天实地视察的项目不仅科技含量高、产业链关联性强,更紧扣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赛道,展现了我市工业经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飞跃’的坚实步伐。”市人大代表、宁淮新兴产业科技园发展服务中心经济发展科科长田松说,在日常工作中,他重点关注淮安产业集群培育,特别是宁淮新兴产业科技园的发展,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人才要素保障等深入调研、积极建言。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将继续积极深入项目、深入群众,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助力淮安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速度与激情”的背后,是淮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代表们在视察中深切感受到,“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工作导向已深入人心。
“我市在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以人大立法形式出台《淮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市人大代表、淮安区山阳街道党政和人大办公室主任戚允升表示,他将以本次视察重大项目活动为契机,既当好政策“宣传员”,深入基层解读各项政策;又当好服务“帮办员”,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领域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淮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盱眙县的实践,更是“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生动例证。今年以来,盱眙县持续强化项目“五新”全生命周期服务,“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项目建设周期平均缩短5个月,不断刷新“盱眙速度”。今年已新开工项目65个、新竣工项目50个,其中科技型项目26个,新增工业列统企业36家,数量均为全市最多。
视察结束,人大代表们信心满怀。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视察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履职尽责,为淮安加快建成成色过硬、影响力和竞争力充分彰显的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记 者 蔡雨萌 刘 权 金海洋 吴家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