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新闻网讯 日前,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全市“楼宇管控”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经侦部门列入管控重点楼宇193栋、重点商户251个,摸排有价值线索27条,发布有效预警6条,通过线索立案侦查非法集资犯罪6起,传销、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经济犯罪案件11起,打击处理经济犯罪嫌疑人53人,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近年来,我市及周边地区非法集资类犯罪呈上升趋势。一些职业犯罪团伙租用办公场所开办投资理财公司,以高息诱惑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今年初,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开展“楼宇管控”这一重点工作思路,全力遏制楼宇内非法集资等涉众经济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所谓“楼宇管控”,就是通过对重点楼宇及其中经营户的严格规范管理,做到对楼宇内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及时发现、超前处置和精确打击,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公安部门研发了“楼宇管控信息平台”,对需采集的信息及线索进行详细分类,实现全警共享,有效筑牢了管控工作的基础,对重点楼宇、重点商户以及相关人员信息进行全面收录。各县区经侦大队会同派出所及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全市193栋重点楼宇、251个重点商户进行了全面摸排,并全部录入管控平台,根据每栋楼宇历年来的发案、报案、纠纷警情等情况对楼宇分三级进行管控,目前重点楼宇和重点商户的信息全部实现分类。
公安部门建立了综合研判制度。警方依托“楼宇管控信息平台”,针对采集的楼宇商户信息,结合经营性质及规律特点,开展综合研判,一旦发现苗头立即启动预案,尽可能将事情化解在萌芽状态。10月份以来,市经侦支队陆续接报警情,总部在南京的某公司网贷平台在淮安设立分公司,投资群众发现平台提现受限,请求公安机关帮助。经初步了解,该分公司设在一座重点楼宇写字楼内。警方立即安排专人对该公司在淮安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并做好应对准备。
在此基础上,公安部门开展了案件线索研判,对涉嫌经济犯罪的线索及时开展外围调查,从中甄别排查出犯罪线索,依法立案侦查。10月上旬,民警在采集楼宇信息时发现,有人散发邀请函,以发放礼品形式吸引群众,宣传河北省某矿厂扩大生产及配套设施,由某石料加工厂担保,采取月息2%、年息30%返利。掌握此线索后,民警立即对该公司有关人员及经营情况进行重点研判,发现其中一名男子使用假身份证的重大疑点。民警迅速行动,在外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成功抓获使用该身份证的男子王某某及同行人员李某某、荆某某,并顺藤摸瓜,一举摧毁了一个以关某某为首的职业集资诈骗团伙,抓获团伙成员6人。经查,该团伙流窜至江苏、浙江、湖北、天津等省市的7个地级市,采用类似手段作案,涉及受骗人数500余人,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记者 杨尚 通讯员 苏士金)
来源:淮安新闻网、淮安日报社,淮安114网为您提供淮安本地新闻,淮安新闻网,淮水安澜新闻,淮安阳光纪检新闻,淮安民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