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国台湾到美国加州,从生化医学到“国粹”中医,从每次赚取80美金的针灸师到坐诊中医院为百姓服务的一名医生,闵楷家做出的每一个决定、跨出的每一步都让人意想不到。他告诉记者,在淮安工作了这么多年后,更让他坚信回到祖国、来到淮安的决定是正确的。
为帮助家人
决定弃“西”从“中”
闵楷家1973年生于台北市,1997年从台湾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于2004年举家移民美国并学习生化医学相关的新技术。
至于闵楷家为什么会从西医转学中医,这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到美国之后,我的外公生活不习惯,后来有一次把腰给扭了,我外婆急着去扶他,也把腰扭了,两位老人腰伤很严重,都瘫在了床上。”他说,从那之后,自己时常帮着舅舅照顾两位老人。因为当时美国的西医很先进,闵楷家一开始选择了带老人去看西医,但是西医并没有检查出两位老人病痛的原因。“他们做个科室的检查,用各种仪器扫描,都没有查出毛病,后来说是我外公外婆脑子里面的问题,让他们吃类似安定的药,此后我的外公外婆眼里也没有了以前的光彩。”闵楷家说,西医的治疗方法并没有让他满意,后来在家人的建议下,他带着两位老人去看一位从大陆过去的老中医。在这名老中医的调理治疗下,闵楷家的外公外婆身体逐渐好转起来,这也引起了他的思考。“我才觉得我们中国有这么了不起的医术,我到外国来学这些东西,虽然说很赚钱,但是好像帮不到真正我想帮助的人。”闵楷家说,为更好地照顾家人,也为进一步了解中医文化,他决定放弃生化医学,转投中医。
为服务基层
来到淮安这片热土
闵楷家在美国念完中医硕士后发现,自己并不能将所学的医术施展开来。
闵楷家的老师告诉他,学中医还是要到中国大陆去,那里有原汁原味的正统中医。闵楷家为了精进自己的医术,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临床博士。
在南京学习的这段时间,大陆的飞速发展触动了闵楷家的心。在这里,他遇到了妻子张雅婷。两人同是台湾人,共同来到大陆学习中医。闵楷家说,自己从台湾到加州,再来到淮安,发现只有这里给了他心灵上的归属,他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
“在一次招聘会上,洪泽中医院的王林森院长和周士兵副院长邀请我们到洪泽看一看,并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淮安市政府也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这让我们觉得很温暖,就决定留在洪泽中医院工作。”闵楷家说,在淮工作的这几年,他以传统中医药技法为当地老百姓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服务。
在闵楷家的办公室,挂着一面锦旗,闵楷家说,这是一名帕金森患者送来的,他行走的时候觉得头重脚轻,像踩棉花,经常摔跤,在很多大医院都看过,但没有效果。后来在上海做了干细胞手术,用物理手段把神经熔断,好转了两年后,又复发了。去年12月份,他找到闵楷家,在经过10多次治疗后,情况改善了不少。“做手术花费很高,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而中医讲究预防,可以为很多老百姓省下不少的治疗费用,这也是当初我学习中医的目的,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力。”闵楷家说。
现在,闵楷家在洪泽有了自己的家,他说,在这里生活工作开心、安心。
■融媒体记者 陈 帅,通 讯 员 何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