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五届数字政务创新峰会发布典型案例名单,涟水县数据局报送的政务服务案例从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高效办成一件事’基层实施常态化推进机制建设典型案例”。作为江苏省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县区,近年来,涟水县以便民利企为导向,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擦亮“涟快办”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易办、智办、快办”跃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以前办理养老保险要跑到县城,如今在镇上大厅就能办,来回只要半小时!”近日,涟水县高沟镇村民李大爷由衷感叹。
涟水县以“一件事一次办”为抓手,持续推进县镇村政务服务一体化体系建设,围绕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需求,筛选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新生儿出生等高频事项,按“一件事”标准优化流程,形成20个“一件事”特色服务专区。该县16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37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全部设置全科窗口,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
“没想到在村里就能办理医保参保,不用再往县里跑了!”近日,涟水县红窑镇村民王大妈在村便民服务站的全科窗口提交相关证件,只用了短短2分钟,工作人员就通过“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完成了王大妈的医保参保登记。
涟水县“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整合医保、人社等部门线上资源,将医保参保查询、人社灵活就业参保停保等高频事项纳入村级权限,实现“一账号登录、一平台办理”,并覆盖该县所有镇村。“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上线后,群众办事平均等待时间从25分钟压缩至10分钟。涟水县数据局联合医保、人社等部门广泛宣传这一惠民举措,让群众不再跑冤枉路。
“不用到县城,在村里就能和县里窗口‘面对面’办理业务,太方便了!”这是涟水县保滩街道周集村村民通过“云快办”远程服务平台查询社保后的真实感受。
据介绍,“云快办”远程服务平台通过高清交互技术实现县、镇、村三级“屏对屏”办理,覆盖参保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事项,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办事远难题。县政务服务中心还打造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配置身份证自助领证机、人社自助服务一体机等9台设备,提供证件领取、信息查询、缴费等服务,市民刷身份证即可进入,成为“不打烊的政务便利店”。“下班后也能领身份证,不用排队等待,24小时服务真贴心!”涟水县涟城街道王女士感慨道。
“多亏了村里的代办员,我老伴的残疾证申请在家就办好了!”近日,家住涟水县南集镇的张大爷称赞道。为破解特殊群体办事难等问题,涟水县全力打造“涟快办”4.0服务品牌,372个村(社区)均有代办员,主动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上门取件+全程代办”服务;12345热线24小时响应企业、群众诉求;设立社会救助中心,打造困难群众关爱帮扶“一件事”专区,通过“政策智能匹配+人工复核”模式,实现57项救助政策精准对接。
此外,在县、镇两级政务服务场所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确保“办不成”的事办得成、办得好;通过“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12个部门“一把手”体验办事全流程,动态优化企业开办、残疾人服务等22个“一件事”服务流程,让“高效办成一件事”从承诺变为群众可感的实效。
涟水县将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为数字政务发展提供“涟水经验”。
■通讯员 王文芝 曹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