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为商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日前,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龚晓琴表示,市商务局将深刻领悟全会精神核心要义,牢牢把握“十五五”时期发展机遇,以招商提质、开放提升、消费提振为核心抓手,为推动我市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贡献商务力量。
聚焦招新引优,塑造产业新优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步发力。抢抓重点传统产业布局优化机遇,明确“链主企业—关键环节—配套企业”招引清单,靶向引进链主企业与关键配套企业。瞄准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招引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引领性的龙头项目与创新团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集聚。科技招商和服务业招商协同推进。聚焦科创项目技术原创性与成长性,着力引进质态优、带动性强的项目和团队,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运用新型招商方式,实现“以才引项目”。顺应服务业数智化、绿色化趋势,聚力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服务主体,引进技术研发、绿色发展、优质消费等细分领域服务机构,加快构建高效协同的服务业生态。队伍建设与专业能力双轨并进。以打造一支“懂产业、通项目、善服务、有激情”的专业招商干部队伍为目标,发挥“一号招商员”示范引领作用,紧扣招商队伍能力需要,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加强驻外招商局与县区联动协作,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动态研究,做好信息搜集和项目接洽工作。
聚焦改革创新,激发开放新动能。提升对外贸易质效。统筹抓好外贸新主体、新市场、新模式、新渠道、新产品“五新”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开拓多元化市场,扩大绿色产业出口规模。聚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动本地特色产业带数字化转型,通过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引育专业人才及落实便利政策,构建支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综合环境。提升对外引资质态。坚持落实对外开放政策,打造“投资淮安”外资招引品牌,将高端制造业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方向,支持外资企业在我市多点布局、协作配套、提质增效,推动台资在淮“二次创业”,引导一批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提升平台载体能级。落实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部署,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规则、规制、管理等方面制度型开放模式,争取获批省先行先试试点。发挥枢纽优势打造跨境贸易集散中心,依托我市“一区两港”平台,加强港口、保税仓等硬件设施建设,优化通关便利措施,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聚焦拉动内需,释放消费新潜力。坚持活动引领。持续打造“幸福满淮·安心消费”促消费品牌,聚焦大宗商品与日常消费双轮驱动,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消费补贴、商超餐饮满减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创新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主题多元、丰富多彩的“一县一特”消费促进活动,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坚持服务赋能。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秉持“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思路,推动以统一品牌统筹文旅、美食、会展、赛事等资源与消费深度融合。支持县区园区“各展所长”,引导结合本地产业特长、文旅资源、节庆特色等开展主题促消费活动,打造服务消费工作样板模式。坚持创新驱动。打造苏北区域首发经济集聚区,鼓励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在淮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擦亮淮安“世界美食之都”名片,每年组织和参与3场以上国内外高规格美食论坛,推动餐饮全产业链延伸,打造美食产业创新示范高地。以打造数字文旅沉浸式场景、推进家居消费智能升级等为切入点,丰富新技术应用消费场景。
■记 者 蔡雨萌,通讯员 娄 阳 蔡壮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