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特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总引擎’,是科技创新的‘硬支撑’。我们始终坚持‘工业没有突破,谈发展就是空话;项目没有突破,谈贡献就是虚招;科技创新没有突破,谈未来就是空想’的工作理念,抢抓机遇、奋进实干,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日前,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24年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验收的关键之年,也是打造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开局之年。市科技局将以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为方向,以培育创新主体为关键,以集聚创新人才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扎实开展“1554”行动,在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上走前列做示范,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上走前列做示范,在科技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做示范。
更大力度推动攻坚深化,筑牢项目建设“压舱石”。项目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原生动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把抓重大产业项目作为“头版头条”,重点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未来产业新赛道、“7+3”重点产业链,高频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健全项目专人专班、跟踪服务机制,确保重特大项目攻坚取得新突破。探索建立以科技项目转化成效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加强项目落地要素保障,提高项目落地率。将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机构、高价值资本、高质效合作一体推进,赴长三角、粤港澳等资源富集区开展科技“双招双引”、对接活动,全市新招引高科技项目400个以上。举办2024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探索“3+N+1”组织模式,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培育引进15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名创业领军人才,签约落地项目25个以上。
更大力度推动成果转化,打造补链强链“助推器”。高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将聚力打造“创新之核”,推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淮安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服务南理工、南师大重点实验室全面运行,推动全市科研机构加快形成在淮孵化新质生产力的能力。深化与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高效发挥南京理工大学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作用,探索实施产学研合作专项200个以上。建立合作项目库,编制需求清单,服务企业对接高校院所20所、对接发布科技成果300项、对接科技人才团队30个,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50亿元。建立人才工作专班,组建全市人才项目申报储备库,力争获批省“双创计划”9项。推动“科技副总”“科技镇长团”等人才队伍融入产业发展,引进大院名校专家团队参与企业技术升级,组织开展科技型企业家培训,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强大的人才支撑。
更大力度推动生态优化,用足科技服务“工具箱”。出台《支持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若干政策》,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修订完善奖补政策,探索部署一批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和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带动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探索建立“淮科保”,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组织金融对接活动5场以上,全年“苏科贷”放款7亿元、“淮科贷”授信50亿元以上,惠及企业超400家。实施科技创新服务重特大项目专项行动,开展“创心淮”党建助企建活动,强化“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建立全流程服务闭环管理模式,服务各类创新主体获批省以上科技扶持资金1亿元以上。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通 讯 员 朱华伟 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