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凡人微光点亮正义光芒——写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

凡人微光点亮正义光芒——写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 2024-07-24 11:19  关注度:1569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近年来,见义勇为在淮安大地蔚然成风,见义勇为事业蓬勃发展。在全省2023年度见义勇为工作考核中,我市见义勇为工作获满分,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在2023年度中华“见义勇为勇士榜”中,我市上榜3人,全省最多。满城盛开的正义之花,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淮安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1994年7月25日,经省民政厅核准,淮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正式成立。

勇斗歹徒的唐九年夫妇、身中7刀的烈士王士军、冲进火场救人的朱顶才、跳入冰河勇救3人的孙连举……翻开一本本泛黄的历史档案,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映入眼帘。30年来,全市见义勇为人员中,7人获国家级表彰,8人被评定为烈士,55人获省政府表彰,332人获市政府表彰。

近年来,见义勇为在淮安大地蔚然成风,见义勇为事业蓬勃发展。在全省2023年度见义勇为工作考核中,我市见义勇为工作获满分,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在2023年度中华“见义勇为勇士榜”中,我市上榜3人,全省最多。满城盛开的正义之花,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淮安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平凡英雄彰显城市文明新风尚

翻阅基金会“英雄册”,尽管见义勇为人员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但是他们都以平凡之躯行英雄之事,展现了平凡人最美丽动人的模样。

1990年5月,唐九年夫妇为保护集体财产,奋不顾身与歹徒搏斗。搏斗中,唐九年被捅了5刀,妻子李兰英被刺了7刀,双双身负重伤。因舍生忘死保护国家财产,唐九年夫妇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1995年8月,一歹徒持刀入室抢劫,王士军听到邻居呼救,立刻冲出去阻止。为阻止歹徒逃跑,王士军胸部、颈部、左眼、腹部等部位被连刺7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王士军仍牢牢抱住歹徒不放。最终,王士军因伤势过重牺牲,年仅28岁。1995年8月王士军被市政府追授为见义勇为英雄,1995年9月被交通部、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追授为全国交通系统见义勇为先进个人,1996年2月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996年3月被省政府追授为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更需要见义勇为精神的感召、见义勇为榜样的垂范、见义勇为英雄的引领。

2022年12月,67岁的姚某忘关灶具,导致家中失火。邻居朱顶才逃生时发现姚某瘫坐在家门口,朱顶才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手中的湿毛巾递给她使用。为避免更大灾难,朱顶才迅速进入失火屋内关闭燃气阀门,并和一名快递员合力将行动迟缓的姚某转移至安全地带。2023年,朱顶才被评为“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新时代淮安好人”“淮安市见义勇为勇士”等。

2023年农历大年初二,天寒地冻,涟水县高沟镇王码村村民孙连举回乡过年,开车路过一沟渠时,发现3个人在水中挣扎,孙连举立刻停车,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向他们游去。最终,在村民们的帮助下,3名落水者成功获救。2023年,孙连举光荣入选中央政法委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并获得“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淮安市见义勇为勇士”等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大爱人间。在淮安,像这样扶弱济困、匡扶正义、惩恶扬善的无名英雄还有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能在千钧一发之际挺身而出的普通人,都是了不起的英雄。

守正创新谱写见义勇为新篇章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见义勇为事业发展,将其纳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作为淮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4年,市政府制定出台《淮安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办法》,鼓励和支持见义勇为行为,加强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权益。

2019年,淮安市在全省率先成立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义工委”),加强对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

2020年,市政府制定出台《淮安市见义勇为称号评定实施办法》,明确见义勇为人员评定标准,规范见义勇为称号评定工作。

2023年,在市义工委的支持下,全市见义勇为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明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导向,开创新时代见义勇为工作新局面。同时,见义勇为人员正式纳入市委市政府每年新春慰问范围,开展常态化慰问。

2024年,市委书记史志军、市长顾坤分别就2023年见义勇为工作作出批示,在肯定基金会工作的同时,要求基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再接再厉,争取更好成绩,奋力推动全市见义勇为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30年来,市政府先后10次召开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为见义勇为人员授予见义勇为模范(模范群体)、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先进群体)荣誉称号,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见义勇为表率作用,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

近年来,基金会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不断完善奖励机制、规范奖励行为,走出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表彰奖励道路,确保见义勇为人员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社会上有地位、在物质上有奖励。

2022年,基金会联合市公安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家单位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两免”待遇相关条款的通知》,明确获得市级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称号的人员,凭“淮安市见义勇为荣誉证”可以不限次数免费游览全市范围内政府投资主办的景区、公园,不限次数免费乘坐有轨电车、公交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等五家单位印发《关于进一步维护和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的通知》,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2023年,制定出台《淮安市见义勇为“勇士榜”推选办法》,大力选树见义勇为先进典型,形成见义勇为行为及时发现、及时确认、及时宣传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淮安市见义勇为优待工作“八个一”清单》,“一次慰问、一张荣誉证书……一次疗养、一项精准帮扶措施”,当年项目累计支出360.6万元,惠及见义勇为人员超1400人次。通过加强与市文明办联系,朱顶才等22名见义勇为人员被评为省市“道德模范”和“江苏好人”“淮安好人”。

多措并举奏响见义勇为最强音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见义勇为离不开宣传,淮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积极打造有效载体,按照建强宣传队伍、打造宣传产品、畅通宣传渠道、开展系列宣传的思路,开展立体化、全方位宣传,大力宣传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弘扬传统美德,涵养社会新风。

今年7月1日,“见义勇为号”公交车正式发车,路线覆盖主城区的主要商圈和人员密集场所,通过车身和车内的见义勇为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乘车人。此外,基金会大力投放见义勇为映前广告、户外公益广告,建设见义勇为主题公园,开通“淮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全市见义勇为典型事迹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扩大见义勇为的社会知晓度和覆盖面。

及时协调省市媒体,深入挖掘见义勇为人员的感人事迹,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报道、系列报道。2023年6月,盱眙县穆店镇村民乔军为救落水者英勇牺牲,省市等近十家媒体赶赴盱眙现场采访。2023年12月22日,省政府正式批复乔军同志为烈士。

2024年4月23日,一辆装满废旧电池的货车发生火情,“00后”现役军人李玉豪毫不畏惧、冲锋灭火的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后,基金会第一时间开展相关工作,并于5月15日赶赴盐城市送奖上门。李玉豪的事迹先后被人民网、《现代快报》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台等32家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应急管理部以此为话题科普相关知识,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汇聚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见义勇为社会氛围。今年7月,李玉豪被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评为“江苏省见义勇为勇士”。

凝心聚力共绘平安淮安同心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见义勇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目标方向。基金会坚持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为主线,以“抓基层、强服务、创品牌”为重点,扎实推进见义勇为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为推动淮安市域治理现代化和平安淮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这个APP能有效预警和防范电信诈骗。”日前,在淮安区环城社区,协助社区民警开展反诈和禁毒宣传的“淮上义士”反诈志愿者小王向群众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目前,已有10万余名热心群众实名注册,加入“淮上义士”队伍。为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基金会与市公安局联合开展“全警反诈 全民反诈”集中宣传百日攻坚“反诈先锋”评选活动,为40名“反诈先锋”颁发奖金8万元。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基金会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群防群治工作。

6月18日晚,第24届金湖荷花节活动现场,金湖县见义勇为志愿者向市民发放见义勇为宣传资料,介绍身边的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及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和关爱措施。“见义勇为勇士的事迹非常感人,我们应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凝聚社会正能量。”市民费女士说。自2023年8月全市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千百万大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已招募见义勇为志愿者1200余人,组建见义勇为志愿服务队94支。见义勇为志愿服务队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开展见义勇为志愿服务活动,受益群众超万人,进一步提升见义勇为事业的社会参与度。

基金会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贡献力量。基金会还开展“2023年度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警务辅助人员专项奖励活动,加大奖励力度,全市奖励670人,发放奖金62万元;联合淮安日报社等5家单位开展淮安市“文明好司机”评选表彰活动;制定出台《关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见义勇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砥砺前行。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坚持平安共建、城市共治、幸福共享,不断开创全市见义勇为工作新局面,奋力谱写见义勇为事业新篇章,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淮安。

■融媒体记者 陈 帅,通 讯 员 陈 虎 吴哲邦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