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洪泽区法院:存续式重整模式助企业破局重生

洪泽区法院:存续式重整模式助企业破局重生

发布时间: 2024-09-03 10:12  关注度:1187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作为全国6家拥有农药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蓝天公司具有13个农药品种的生产许可等多项宝贵资质,但因发展过快,公司资金链断裂,出现债务危机,最终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洪泽区人民法院创新探索存续式重整模式,一次性引入投资8000万元,帮助这家公司破局重生。

“我们现在恢复正常营业了,老员工都回来了,还新招了50多人。”前不久,蓝天公司负责人刘文军(化名)兴奋地和前来进行案件回访的法官分享他的喜悦。

作为全国6家拥有农药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蓝天公司具有13个农药品种的生产许可等多项宝贵资质,但因发展过快,公司资金链断裂,出现债务危机,最终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洪泽区人民法院创新探索存续式重整模式,一次性引入投资8000万元,帮助这家公司破局重生。

●执破融合

蓝天公司成立于2011年,因前期投入大、后期融资未及时到位,新建的生产区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完成建设投产,公司经营陷入恶性循环,被多名债权人起诉至洪泽区法院,涉及的多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到了法院我才知道蓝天公司负债累累,这货款能不能拿到,我心里也没底。”一名蓝天公司的供货商谈起诉讼经历,透露着担忧。

执行过程中,洪泽区法院执行局承办法官李婕发现蓝天公司已具备破产条件,考虑其经营潜力较大,相比于破产清算,挽救更具价值,如果仅通过执行程序处置相关资产,可能损害其他潜在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于是,李婕立即联系洪泽区法院民二庭跨部门联动会商,召开蓝天公司执转破衔接研讨会,分析研判案件情况。最终,申请执行人同意将蓝天公司移送破产重整审查。

“我们在深入开展‘执破融合’工作中,充分考虑该公司自身行业优势及挽救价值,引导企业适用破产重整、和解程序,帮助企业全面解决债务危机,让困境企业实现破局重生。”洪泽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鲁海军表示。

洪泽区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刘文军多次向法院表达想要保留公司的意愿,希望可以在管理人的协助下,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全力筹资分期偿还债务。

洪泽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民二庭庭长陈书敬谈及该案时说:“在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下,我们发挥执行与破产两种程序的叠加效应,变‘单兵作战’为‘合力攻坚’,引导申请执行人将案件转入破产清算审查,合理运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执行中止、保全解除、停息止付等制度,有效保全企业营运价值,为企业纾困解难。”

●引资重整

公司破产看似遇到了无法度过的危机、走向消亡,但破产同样是公司破局重生的机遇,若能引入合适的投资人,蓝天公司或许可以继续经营,甚至实现产能升级。

为尽快解决重整工作中出现的难点,提高破产案件办理效率,蓝天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洪泽区法院联合破产管理人对该企业债权债务进行梳理,充分发挥府院联动信息共享机制作用,通过“法院主抓+府院联动+债权人自治+管理人实施”四位一体模式,促成债权人达成一致意见,表决通过存续式重整计划,对企业主体、资质进行整体打包,招募新的投资人。

“存续式重整模式,就是保留公司的法人资格,用减免债务、延期清偿等方式处理债务问题,同时通过调整公司管理决策、改善经营水平、核减或增加注册资本等措施,让公司‘起死回生’。”承办法官介绍。

企业重整能否成功,重整投资人是关键一环,其本身的综合实力、生产营销能力及重整投资方案等,不仅影响到债权人权益能否得到保障,还涉及重整企业未来的实质走向。

洪泽区法院利用破产企业资产信息库平台,发出破产重整投资人竞选通知,展示蓝天公司的宝贵资质,吸引有重整意向的投资人,并将该公司资产信息及时推送至政府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同时在淘宝、京东、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等各大平台发布招募重整投资人信息。

“我们都知道蓝天公司相关资质的价值,相信这一轮新的投资可以让蓝天公司破局重生。”某新能源公司的负责人对蓝天公司破产重整充满信心。今年4月,蓝天公司重整投资人资格以承诺托底金额6500万元为起拍价,在阿里拍卖破产强清平台进行公开拍卖,最终以8000万元的价格成交。经过综合评比和债权人会议表决,最终该新能源公司被确认为重整投资人。

“没想到这么快就领到了经济补偿金,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一名蓝天公司员工激动地说。在洪泽区法院和破产管理人的指导下,经过多轮沟通协商,重整计划草案获批准,蓝天公司资质得以保留,普通债权人受偿率提高至14.6%,近百名员工不仅拿到了经济补偿金,还保住了“饭碗”。

●惠企纾困

“最近企业经营状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前不久,洪泽区法院法官联合破产管理人对蓝天公司进行重整后回访。在回访过程中,法官了解到重整后蓝天公司的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但欣欣向荣的背后,却面临着企业重整后的信用修复困难。

对此,洪泽区法院制定企业信用修复“暖企”专项行动实施意见,全面梳理失信企业名单,分类采取撤销、删除失信信息等措施,对发展前景较好的失信企业尽力促成和解,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帮助,并在融资时出具信用说明书。今年以来,共为134家企业修复信用。

此外,该院针对企业经营中的易发多发矛盾纠纷,健全法律体检机制,量身定制司法服务“套餐”,设计涵盖9大类68项风险要素的企业法律风险体检表,实行法官挂钩企业制度。今年以来,该院对19家重点企业开展“啄木鸟”式法律体检,向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21件,解决法律问题43个,成功帮助9家企业走出低谷。

(贺志安 费苏皖)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