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盱眙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举措,致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取得了较好成效。自2017年以来,该院对外委托调解案件10179件,调解成功3079件,开展司法确认2022件,累计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157.92万元,一审民商事案件收案数量连续3年保持下降态势,不仅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而且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使得有限的司法资源能够在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矛盾纠纷要处理
更要主动预防
“对于民商事案件,人民法院虽然实行的是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但一味地被动应付矛盾纠纷,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如主动提前介入,预防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减少案件。”盱眙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接滨秉持这样的工作理念,自2017年开始,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刚开始,法官对院里安排他们参加县里的工作会议不理解,认为自己手头的案件都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和心思考虑县里的工作。可经过长时间、多次地参与地方党委政府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官们发现,原本可能要诉至法院的矛盾纠纷,经过他们为县里相关单位就矛盾纠纷处置提供意见建议,大多数尤其是群体性的矛盾纠纷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几乎很少到法院形成诉讼,这无形中减少了他们的工作量。
“盱眙是龙虾养殖大县,今年就有一例因农药问题导致龙虾大量死亡的矛盾纠纷,涉及200多户养殖户,影响较大,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牵头下,我们法院提前介入,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使这一群体性纠纷没有进入诉讼程序。”盱眙法院立案工作负责人胡迎阳说。
处理矛盾纠纷要有平台
更要有人才
“没想到我没花钱就把矛盾处理了,如果对方不履行调解协议,我就申请强制执行,这个结果我满意。”在盱眙法院诉调服务中心处理好矛盾纠纷、拿到司法确认裁定书的老王满意地说。
在盱眙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展示架上摆放着一本特殊的名册。这本名册里收录了全县22个特邀调解组织、33名特邀调解员和52名乡镇街道调解员的基本信息。为了让矛盾纠纷有地方处理,盱眙法院在县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旁,建设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诉调服务中心。同时,积极协调司法局聘请法院退休法官担任调解员,让他们发挥余热,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盱眙法院的努力下,诉调服务中心建立了4个调解员工作室,专门从事诉前调解工作。为了提高诉前调解工作效率,该院专门为调解员配备了助理,帮助他们快速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该院还建立诉前调解和司法确认一站式服务,对于诉前调解成功的案件,经双方当事人自愿申请的,可以由专人进行司法确认,赋予了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
个案审理中发现的问题
要主动治理
“我们在个案审理中发现,有些原告经常来法院,起诉的也都是民间借贷案件,这让我们感觉很不正常。”负责速裁审判工作的王云云介绍,盱眙法院的法官正是凭着这样的敏感,通过对在该院涉及民间借贷案件较多、标的较大的原告进行梳理,2018年建立“职业放贷人”名录,对经常参与民间借贷诉讼的98个自然人和1家企业建立内部“黑名单”制度,预防和减少了民间借贷纠纷。今年,盱眙法院又将经常来院起诉的18名原告纳入“职业放贷人”名录并予以发布,同时将名录抄送至县扫黑办等单位,打击高利放贷行为。
此外,对案件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该院都积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加以解决。2017年以来,围绕案件审判中发现的社会治理层面的突出问题,该院先后发出司法建议69个,有效解决了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也有效压降了矛盾纠纷的总体数量。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对于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盱眙法院将继续致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以更高质量的审判、更高效率的执行、更高水平的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 融媒体记者 姜彩兰,通 讯 员 陈松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