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间,我市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聚焦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四个方面,全力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五年来,我市累计完成投资36.7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43公里、桥梁154座,规划发展村庄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通达率100%,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4万公里。
俯瞰淮安大地,一条条农村公路宛若绵延玉带,将星罗棋布的村庄与广袤田畴紧密相连;一辆辆货车穿行其间,满载特色农产品,驶向市井乡镇,架起致富桥梁。
这是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截至“十四五”末,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24万公里,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基础保障。一条条焕然一新的农村公路连城贯乡,畅通了城乡路网,缩短了城乡距离,它们见证了乡村建设的变迁发展,也承载着农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
“这可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大喜事呀!”2024年6月,洪泽湖旅游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从此,沿线居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出行窘境成为历史。
“以前这里真是难走啊!”提起过往,淮阴区高家堰镇河头村村民马广勤止不住摇头。他告诉记者,在河头村,不少村民以养殖水产品为生,这条路曾是所有养殖户往返湖边的必经之路,但部分路段路况较差,雨雪后更是寸步难行。“我家离这儿不过三里地,现在骑车十来分钟就能到,以前却要走半个多小时,一到阴雨天,路上全是烂泥,走路都得踮着脚!”马广勤感慨道。
“农村公路作为乡村的‘毛细血管’,对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乡村振兴起着重要作用。”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蔡晓斌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市持续疏通“毛细血管”,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既便利了村民出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五年来,我市围绕“建、管、养、运”四个核心,以优化村镇布局、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协同发展和方便农民安全便捷出行为目标,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夯实民生根基,城乡融合的交通路网日益完善。
目前,我市已创成1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7个省级示范(达标)县;“打造绿色农路淮安样板,推进环洪泽湖‘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入选2023年江苏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大运河百里画廊洪泽湖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入选2024年全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洪泽区进水闸至三河闸段作为全省唯一农村公路工程获评江苏省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湖城金道”品牌获评江苏省优秀农村公路品牌。
11月3日一大早,洪泽区西顺河镇荷趣园生态养殖基地700多亩蟹塘就热闹起来。
“重阳节前后,螃蟹最肥!”蟹农高维明拿起刚捕捞的螃蟹,一只只检查、过秤,“我们出货的螃蟹重量都在3两以上,有的能超过半斤。”2021年,高维明返乡创业,成立江苏曦澄湖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几年来,他先后投入700多万元,承包了720亩塘口,搞起了大闸蟹养殖。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螃蟹品质上来了,运输却出了问题。“水产批发市场离我们蟹塘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但要想把螃蟹运过去,必须穿过镇上走洪泽湖大堤绕一圈,路程多了三倍。”
修通一条公路,发展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2024年4月30日,洪泽区张福河大桥建成通车。路通了,不仅让高维明的大闸蟹运输更顺畅,还吸引洪泽湖建投集团前来投资,将传统养殖蟹塘改造成现代化高标准养殖塘口,带动当地养殖业发展。“养殖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养殖效益,现在我们全镇拥有8850亩螃蟹养殖塘口,2024年螃蟹产量约140万公斤,销售额达8000万元;今年产量预计可达160万公斤,销售额有望突破1亿元。”西顺河镇副镇长倪立明笑着说,如今不少在外打工的人纷纷回乡养螃蟹,蟹塘已是“一塘难求”。
在淮安,像西顺河这样正在发生蜕变的故事并非个例。在洪泽区蒋坝镇,一家家网红民宿成为游客的打卡点,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该镇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4.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8.18%;在盱眙县,仅洪泽湖旅游公路沿线就有35个特色渔业养殖基地,水产养殖总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2亿元……一条条农村公路成为“产业走廊”,正重塑着淮安乡村的经济版图。
在盱眙县黄花塘镇张洪村的快递驿站,村民刘群正在取件。他告诉记者:“以前要骑车去镇上拿,来回得40分钟,现在快递直接送到村里头,在‘家门口’就能拿快递了,很方便。”
“现在快件量比以前大多了,高峰期每天能有三四百件。”盱眙县黄花塘镇岗村社区物流服务点负责人潘立堂介绍,快递进村不仅方便了村里的老人,也便利了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如今子女为家中老人网购生活用品已成常态。
靠着完善的农村物流网络,消费品得以顺畅下乡进村。同样,借路“起飞”的还有各地农产品。“看看我们的产品,绿色无污染,家人们可以先下单尝一尝。”在盱眙县天泉湖镇陡山村百草园,种植大户王克勤通过直播推介产品。傍晚时分,快递车准时抵达,将打包好的农产品运往物流中心。
“十四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农村物流节点布局与交邮融合线路开通,建成12个县级农村物流服务中心、73个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及1295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开通交邮融合线路155条,目前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点覆盖率均达100%。2021年,涟水县成功创建省农村物流示范县;2022至2024年,淮安区、金湖县、盱眙县、洪泽区、淮阴区相继创成省农村物流达标县,我市由此实现农村物流全域达标。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先后打造了“交邮快融合 创富‘尧乡’家”“交邮融·惠新农”“大湖鸿雁”“盱日达”“淮畅百村·顺达万家”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有效带动了全市物流发展。其中,金湖县“交邮快融合创富‘尧乡’家”获评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及江苏省首批“交邮社”农村寄递物流典型项目,涟水县“交邮汇·达万家”获评全省“十佳城乡物流服务品牌”。
■记 者 孔 雪,通讯员 刘国昌 王晓晴 吴爱民 刘同根 何 树 王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