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税收作为国家治理的核心工具,其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淮安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严三国表示,全市税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数智赋能、法治强链、治理提质“三大行动”,为淮安高质量发展构建坚实税务支撑。
数智赋能,打造智慧税务新“引擎”。全会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市税务局将依托“数据驱动治理”与“智慧优化服务”两大维度协同发力,持续释放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红利,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方面,深化税收大数据在经济研判、税源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升级“税眼看淮”分析品牌,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经营主体动态等关键领域拓展分析广度与深度,为市委市政府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经济运行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另一方面,构建全流程数智化服务体系,优化升级便民服务载体,推动办税服务向智慧化、便捷化、个性化转型,让“数字办税”理念贯穿税收服务全过程,切实提升经营主体办税体验与获得感。
法治强链,筑牢公平营商新屏障。全会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市税务局将聚焦法治能力与执法温度提升,持续优化政策执行机制,完善法治裁定中心职能,推动政策执行“一口进出、一个尺度”。针对先进制造业、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推出“一企一策”合规指引,推广“说理式”执法、“听辩式”审理等柔性管理方式,既防风险,又护发展。
同时,拓展“智慧监督码”应用场景,实现对涉税中介、商会、重点企业全覆盖,以监督促公正,以法治护公平。
治理提质,构建协同共治新格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完善地方税、直接税体系,健全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这就要完善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平稳运行的保障体系。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环境中,市税务局将以提升税收协同共治能力为途径,实现税收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接下来,市税务局将从统筹资源、防控风险、凝聚合力三个层面发力,提升税收治理现代化水平。在统筹资源上,聚焦税源培育与征管效能提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税源建设,完善税收保障机制,夯实地方财力基础;在协同共治上,深化税务网格与社会治理体系融合,健全税费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在风险防控上,构建重点领域税收风险长效防控体系,加强与多部门协作联动,破解税收治理难点问题,形成共治合力。
■记 者 杨 帆 通讯员 吴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