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一场活动,让他们对家乡有了更深的眷恋,“志游淮安”地情文化公益行温暖启程

一场活动,让他们对家乡有了更深的眷恋,“志游淮安”地情文化公益行温暖启程

发布时间: 2025-11-19 16:15  关注度:231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近日,由淮安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淮安日报“好人好报”工作室共同策划的“寻文史脉络 看美丽家乡”——“志游淮安”地情文化公益行活动温暖启程。活动中,清江浦区府前街道京北社区党委组织40余位老党员走进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红色金南人民兵工展示馆等展馆,让他们在红色实景教育主题行中重温峥嵘岁月,感受时代变迁,凝聚前行力量。

近日,由淮安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淮安日报“好人好报”工作室共同策划的“寻文史脉络 看美丽家乡”——“志游淮安”地情文化公益行活动温暖启程。活动中,清江浦区府前街道京北社区党委组织40余位老党员走进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红色金南人民兵工展示馆等展馆,让他们在红色实景教育主题行中重温峥嵘岁月,感受时代变迁,凝聚前行力量。

悟少年赤诚,学习英雄“小好汉”

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内,一段由淮安“小好汉”书写的抗战传奇深深吸引并打动了在场的老党员。馆内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和场景复原,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安小学学生走出课堂,踏上宣传抗日救亡征途的壮举。他们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他们以文艺为武器唤醒民众,被誉为“民族解放的小号手”。

在一幅描绘新安旅行团团员沿途宣传的壁画前,58岁的高春华久久凝视。以前只从书本上了解过新安旅行团的名字,这一次如此系统、近距离地参观,他内心的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一群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孩子,在那个年代竟然有如此坚定的信仰和勇气,做出了许多成年人都难以做出的贡献。作为淮安人,我为他们感到骄傲!”2001年入党的高春华感慨道。

85岁的吕绍英是徐州人,60年前来到淮安定居工作。透过玻璃,她仔细观看着展柜中新安旅行团团员当年使用过的简陋衣物和宣传道具。在她看来,淮安几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红色根脉没有变,淮安人民的满腔热情与奋斗精神也没有变。这次活动,让她对脚下这片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眷恋。

忆峥嵘岁月,为兵工发展点赞

老党员们走进红色金南人民兵工展示馆,一幕幕展示场景,让所有人无不为之震撼。一件件历史档案、实物模型,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现了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里,金南地区兵工战士在设备简陋、物资匮乏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为前线生产制造急需的枪支弹药的故事。这群兵工战士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73岁的汪志霖是一位党龄40年的老党员。在馆内早期兵工生产展区,她驻足良久。看到当年战士用简陋的工具打磨零件和手工装配武器的照片,她连连感叹:“太不容易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用一枪一弹拼出来的!”她表示,等自己上大学的孙女放假回来,一定要带她来这里看一看,让她永远铭记先辈的付出。

68岁的徐孝彻年轻时曾是一名坦克兵,他对兵器装备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一排排修复完好的老式枪械展品前,他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开过坦克的他,更懂得强大的武器装备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祖国科技强军事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变,让他感到自豪。“淮安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这次活动更满足了我作为军事爱好者的兴趣。同时,也让我再次感受到,无论什么时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都不能丢!”徐孝彻说。

践党员初心,同上实景党课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巡礼,更是一次实景式党性教育。队伍中,一个特殊的身影始终默默关注着老党员的身体状况,他便是来自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生黄成。作为党员志愿者,他和同事庄彩丽护士一起为此次活动提供医疗保障,全程为老党员保驾护航。

“能参与到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我感到非常荣幸。”黄成在休息间隙对记者说,在陪伴老党员参观的过程中,他也聆听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从新安旅行团少年的爱国之心和兵工战士的默默奉献中,他深刻体会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这句话的分量。黄成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他的“战场”在急救一线,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就是他的使命。“先辈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繁荣的环境,我们年轻人应该接过接力棒,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黄成坚定地说。

看着全程认真听、用心悟的老党员,现场同行的年轻工作人员无不心生敬佩之情。在他们身上,大家看到的是“银发”一代对祖国、工作、生活的一片赤诚初心。京北社区党委书记王红霞表示,陪伴社区老党员“志游”家乡淮安,重温“家门口”的红色经典,她不仅与这群为国家和城市发展奉献了一生的老党员一起上了一堂鲜活的实景党课,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更激励着年轻一代从老党员身上汲取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为了帮助老党员更好地了解家乡淮安,淮安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还专门准备了淮安地情读物《淮安2025》,现场赠送给参加活动的人员。

■记者 秦艳艳 高婷婷,通讯员 汪洁 丁雨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