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访淮安诗人、作家张晓林

访淮安诗人、作家张晓林

发布时间: 2011-04-10 09:33  关注度:5736  来源:淮安新闻网  作者:
导读:张晓林,网名月色江河,曾用笔名小林、筱梦,江苏淮安人,现为淮安市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迄今为止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开过专栏。

特约撰稿人:丁红梅

有一个梦想,它的名字叫文学

张晓林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文学创作以来,曾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作品。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他以网名“月色江河”活跃在网络上,创作势头猛进。曾创办过“江苏诗歌论坛”和“文学中华网”。2009年至2010年,他和《黄河诗歌报》社长王建军、王竞成策划并出版《中国当代诗群回顾和年度大展》(中国经济出版社,香港大公报出版有限公司)。正如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立群在“大展”前言所说:“‘中国当代诗群回顾与年度大展’,是群像式的构成,她的立体型、空间式的构成,决定其厚度和广度,这一特征,从当代诗歌的发展趋势来看,充分证明了诗歌写作的多元性和判别标准意义上的复杂纠葛,这使得‘文化视野’的介入既显某种认知上的无奈,同时,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张晓林诗歌主要以江淮大地和钢铁生活为抒写对象,乡土诗不事雕琢,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清新明快,情致细腻入微,意境清朗深远,给人以较强的艺术感召力和感染力;钢铁诗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瑰丽,意象纯净直接,意蕴深沉绵长,给生命以蓬勃的力量和向往。正是这些诗作,构成了张晓林诗歌富有个性的美学特征和内涵。最近笔者与张晓林先生相约,进行一次专访。

  诗人、作家:张晓林

淮周刊:张老师您好!终于我们又见面了。请问您是如何走上创作之路的?

张晓林:小时候,我喜欢唐诗、宋词。正是这些诗词,给了我最早的文学启蒙。我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感受到人生壮阔的静穆之美;从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品味到往事的叹息和怅然;从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感受到朋友之间坦荡和纯洁……真正激发我文学创作的,是女作家程玮的小说《我的姐姐》和俄国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是这些小说,使我立志想当一位作家。

淮周刊:我知道您很喜欢网络,在网络上也很活跃,曾创办“江苏诗歌论坛”和“文学中华网”,担任过多家网站、论坛的版主,请您谈谈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张晓林:这个话题很大,由于时间关系,恕我不作细谈。这里,我想表明一下我对网络文学的态度。网络文学是一把双刃剑,希望大家对它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呵护。

淮周刊:网上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很受年轻人喜爱。不过,也有很多人对网上阅读不感兴趣,觉得不习惯,还有人觉得网上阅读没有书卷气。听您说很喜欢网上阅读,请问您如何看待网上阅读?

张晓林:苏珊·桑塔格曾说:“作家首先是读者。正是通过阅读,我才获得了衡量我自己的作品的标准。”对于一位创作者来说,阅读始终伴随着我的一生。过去,我的阅读是坐在桌前手捧一本书,伴着书香和茶香。现在,我的阅读是打开电脑,伴着音乐和鼠标。这两种阅读形式,我都喜欢,并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乐趣。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网上阅读。网上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形式,我觉得应大力提倡和支持。它时尚、动感、方便、快捷,更重要的,它还是绿色的、低碳的,多一本电子书,少一本纸质书籍,人类的森林将会得到有效的保护。从古人拿着甲骨阅读,到后来拿着竹简阅读,再到后来拿着丝绸帛绢、纸质阅读,每一次人类的技术进步,都带来一次阅读革命。至于有人说不习惯,我的态度很简单,学会适应,正如我当年用电脑写作一样,开始时也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和磨合,最终也就适应了。

淮周刊:我们读过您很多诗歌作品,其中,反映江淮大地和钢铁生活的诗歌尤为突出,这可能与您的人生经历有关吧。请您谈谈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张晓林:文学评论家、教授谢有顺说过:“好的小说家大都有一个自己的写作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可能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也可能是精神学意义上的。”其实,也不仅局限于小说,散文、诗歌同样也可以有自己的写作根据地。我的写作根据地是江淮大地和钢铁生活。在我的眼里,江淮大地和钢铁生活不是一个普通地理学上的名词,而是我生活的家园,生命的一部分。我能从江淮大地上一草一木中闻到节气和乡土的气息,从钢花绽放的火热中嗅到钢铁的气息,这是我独特的交流和感悟,更是我一种热爱的方式。正如我在《以我们的生命冶炼》中写道:“握着坚硬的钢钎/日子就从这普通的姿势开始//退火镜能挡住强烈的弧光/却挡不住我们深情的向往/穿过坚定的季节/钢铁的气息比草芽还新鲜/这是我们独特的感受/深爱从来无法言传/只有当劳作的汗水/结晶如盐/才能大悟大彻”。

淮周刊:您不仅写诗,而且还写散文和评论。在您的博客上,我读过您许多文学评论,觉得您受到西方文学理论和哲学影响很深吧?

张晓林: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对文学理论、哲学、美学感兴趣。大致可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期间,我除了阅读中外名

挺住意味着一切

著之外,还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和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学习。第二个时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我的文学创作基本上处于搁笔状态,但对西方哲学和美学发生了兴趣。这一时期,我读了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罗素、伽达默尔、罗蒂等人著作。第三个时期是新世纪以来到目前。由于网络的普及,文学网站、论坛和博客的出现,再次焕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在诗歌、散文创作的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文学评论的创作。由于文学评论的需要,迫使我进一步加强文学理论和哲学、美学的学习。这一时期,我主要侧重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学习,读了瓦莱里、叶芝、庞德、休姆、克罗齐、科林伍德、什克洛夫斯基、弗洛伊德、霍兰姆、巴尔特、德里达等人著作。学然后知不足,每当我在文学评论创作时,总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还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学习。

淮周刊:在诗歌日益边缘化的今天,人们普遍觉得现代诗看不懂,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晓林:这个话题,我在前些日子一次诗歌讲座中谈论过。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深厚的诗教传统,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世界。可是到了当今,现代人对现代诗的接受出现了空前的断裂。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大家对现代诗普遍的感觉是看不懂,造成这种局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诗人本身的原因,一些所谓的现代派诗人打着现代派的旗号把诗写得不知所云,让人如坠五里雾中,甚至连大学教授、博导都读不懂。

再一个原因,是读者的问题。这里面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读者对现代诗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得太少,不懂得如何欣赏现代诗;其二是有些读者喜欢用古典诗歌的方法来欣赏现代诗,用这种方法,有时是可行的,有时是行不通的。除了一些专业人士之外,请问有多少人知道什么叫陌生化、张力、含混、语感、畸联、平面化、零散化、非逻辑性、拼贴与杂糅、反讽与戏拟、俳谐、密度等?因此,加强对现代诗基础知识和技巧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淮周刊:在文学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您是如何坚持诗歌创作的?

张晓林: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从没把诗歌写作当作一种职业,更没有把它当作挣钱的工具。在我的心中,它不过是我热爱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正如诗人和哲学家布拉加说:“别问诗人是什么职业,这是对他的侮辱。如同你问太阳和月亮从事什么职业一样,这也是对它们的侮辱。”

淮周刊:人们在评论一位诗人时,常常用一流、二流、三流来形容,请问,您是如何理解一流、二流、三流诗人的?

张晓林:我常告诫自己,安静地写诗吧!诗人是没有一流、二流、三流之说的,所谓一流、二流、三流的诗人,不过是人们人为地评比出来的。一流的诗人,也有二流、三流的作品,二流、三流的诗人,也会出现一流的作品。一流的诗人出现二流、三流的作品,那是可悲的,也是可耻的,因为他愧对了一流诗人的殊荣,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欺骗;二流、三流的诗人,出现一流的作品,那是可贵、可敬的,因为他无愧于二流、三流诗人的声誉。

淮周刊:您最满意的诗是哪一首?

张晓林:艺术是永远无法抵达完美的,创作的过程,就是追求完美的过程。因此说,我没有最满意的诗作。如果非要让我说的话,我认为最满意的诗作,总是在下一首。

淮周刊:您在创作上有没有对手?

张晓林:有。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

淮周刊:下一步,您在创作上有什么打算和想法?

张晓林:下一步,我将侧重于文学评论的创作。作为一位淮安的诗人和作家,我不应该回避对淮安本土作家、诗人的关注和评论。记得文学博士、淮阴师院副教授李相银曾经说过:“淮安并不缺乏优秀的作家、优秀的作品,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些优秀作家、作品的伯乐?有没有自己的评论者(家)?不管作品好坏(这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重要的是要能引起关注,只要能引起关注,对作家乃至于对淮安文学而言都是好事。”

淮周刊:这个下午,与您进行一次对话,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裨益。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

张晓林:客气了,也谢谢您能采访我。

张晓林 文学档案

张晓林,网名月色江河,曾用笔名小林、筱梦,江苏淮安人,现为淮安市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迄今已在《羊城晚报》、《中国市容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南昌晚报》、《昆明晚报》、《南宁晚报》、《城市生活周刊》、《扬子江》诗刊、《绿风》诗刊、《燕赵诗刊》、《黄河诗报》、《中西诗歌》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开过专栏,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小诗大观》、《2006中国最佳网络诗歌》、《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等诗选。曾获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全国冶金职工散文大赛二等奖、“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等奖项近十次。著有诗集《迟到的玫瑰》(北京燕山出版社)、《钢铁作证》(当代中国出版社)。主编《江苏网络诗歌选》(2007卷,长征出版社)。2010年淮安市电视台曾以“网络:文学的寻梦之旅”为专题介绍过他。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