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淮安党史军史的八个“第一”

淮安党史军史的八个“第一”

发布时间: 2021-05-23 10:14  关注度:615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导读:淮安第一个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共产党员是周恩来、第一个由中共中央派到淮阴开展革命活动的是恽代英、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联系淮安的“八个第一”学党史,很有意义。

淮安第一个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共产党员是周恩来、第一个由中共中央派到淮阴开展革命活动的是恽代英、第一个县级党组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联系淮安的“八个第一”学党史,很有意义。


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淮安人——周恩来

000.jpg

周恩来同学录中个人小传

1921年,周恩来“在巴黎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对周恩来的出生地问题,某些人无根据地乱争,有人误传周恩来出生在绍兴祖屋百岁堂。我们了解有十处信史说明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城里驸马巷周家老宅,其大门横额是邓小平题写的“周恩来同志故居”。绍兴城里的祖屋是陈云同志题写的“周恩来祖居”。特别重要的是,周恩来在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时自己主编的六组同学录中自己写的小传明确说:“君生于淮安”。这是铁的史实,我们必须据史宣传。

第一个由中共中央派到淮阴西坝盐工中开展革命活动的杰出政治家——恽代英

000.jpg

中共淮阴市党史工作委员会编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淮阴人民革命斗争史》记载:1925年6月中旬,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恽代英受中共中央派遣来到淮阴,在西坝盐务运商公立小学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五卅惨案真相和帝国主义的种种罪行,号召淮阴各界人士起来支持上海工人的斗争。他的演讲鼓动性很强,使淮阴人民的爱国热情进一步激奋起来。淮阴工、农、商、学各界纷纷成立“沪案后援会”“仇货检查团”等反帝爱国群众团体,通电北京、上海,等反帝爱国群众团体,募捐支援上海工人的爱国斗争。1925年6月17日和7月1日,清江各界先后召开万人国民大会,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的爱国救国斗争。

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杀害于江苏南京,年仅36岁。

第一个建立的中共淮安县特别支部

《淮阴人民革命斗争史》记载:“淮阴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第二章第一节“从中共淮安特支到淮阴特委的建立”所载:“1927年9月在横沟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淮安县特别支部”,是当时淮阴地区的第一个中共支部,直属中共江苏省委领导,其活动范围,以淮安北乡为中心,包括淮阴、涟水、泗阳等县。

第一个建立的中共淮阴特委

1927年12月下旬,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特派员何孟雄等人指导下,中共淮阴区特别委员会(简称中共淮阴特委)在淮安县北乡横沟寺成立,直属江苏省委,下辖淮阴、淮安、涟水、泗阳4个县的党组织。特委的中心任务是限期组织以淮安北乡为中心的农民武装暴动,并改造发展所辖各县党组织,使之成为适合于领导暴动的组织。

第一个建立的中共淮盐特委

为了切实加强各地起义与暴动的领导,中共江苏省委于1928年7月发出《江苏省农民秋收斗争决议案》,决定在全省按区划分组建8个特委,其中之一是中共淮盐特委,包括淮阴、淮安、涟水、泗阳4县和盐城、阜宁、沭阳。省委对淮盐特委的任务要求是:1.恢复淮安北乡工作;2.组织清江、盐城的盐工、码头工人、船夫起来斗争;3.发动清江、涟水、泗阳的佃农进行抗租和减租的斗争;4.恢复和建立各项城市工作;5.派专人做士兵工作等。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扩大了党的影响,开辟了更大的工作领域。

第一个建立的中共淮安县委

1927年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淮安县委员会在横沟寺率先成立。何孟雄在县委成立会议上传达省委关于组织淮安农民暴动的指示。会上,同时成立淮安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部,赵心权、谷大涛任正、副大队长,大队部设在横沟寺。

000.jpg

何孟雄(1898年6月2日—1931年2月7日),原名定礼,字国正,号孟雄,湖南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北方工人运动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何孟雄早年在长沙求学期间,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交往密切,建立了革命友谊。1919年3月,入北京大学旁听,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何孟雄是全国最早的53名党员之一。1921年底起,先后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中共唐山市委书记、武汉市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大革命失败后,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淮安特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军事委员会书记、南京市委书记、上海沪东、沪中、沪西区委书记等职。1931年1月,何孟雄在上海被捕,2月7日英勇就义,年仅32岁。何孟雄曾三次上书中共中央批判“左倾”错误,一生五次遭囚禁,坚贞不屈。

第一个淮安农民武装暴动

1927年12月23日,在中共江苏省委特派员何孟雄的指导下,组织发动了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公开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组织农民革命军、没收大地主以及中小地主的土地财产、组织工农兵苏维埃的起义纲领,为后来的“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壮举进行了早期的实践性探索。为了做好暴动前舆论工作,利用本地“牛头会”的集会形式,在钦工镇北圩门外举行了万人大会。农民自卫队员及农协会员扛着步枪、土枪、大刀、铁叉、棍棒、扁担参加大会。中共党员厉冰心主持大会,陈治平、赵心权先后发表演讲,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纲,号召广大贫苦农民团结起来与反动派作斗争。这是中共淮安特支直接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一次大发动、大检阅、大示威,奏响了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的前奏曲,共产党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到1928年2月上旬,淮安县有中国共产党支部60多个,党员1000多人。

000.jpg

1928年2月9日,中共淮阴特委、淮安县委从内线获悉国民党淮安县政府紧急调集军队镇压淮安北乡的共产党和农民武装的消息后,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实施暴动计划,建立暴动总指挥部,陈治平任总指挥,赵心权任副总指挥,陈文瑞、何木兰(女)、陈文荣负责后勤。当天傍晚,参加暴动的一千多人背着长枪、大刀,有计划地围攻了紫马州、大赵庄、宋集等地的地主武装。

后因敌强我弱,实力悬殊极大,暴动队伍勇猛反击,终因弱不胜强,分指挥谷大涛、章学廉和5名队员及2名家属壮烈牺牲,指挥陈治平决定没有暴露共产党员身份的陈伯阳等留下坚持,暴动的领导干部和队员全部夜渡废黄河转移到涟水。这是声势浩大的中国共产党发动领导的淮阴农民武装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革命第一枪,在江苏和全国现代革命史上都是光辉的一页。

盱眙第一支红军游击队

李桂五,1905年出生于盱眙西高庙区水冲港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父亲李冠庭拥有耕地、荒山、山林达4万余亩。他6岁进入私塾读书,后考入安庆市第一甲等农业学校,毕业后又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下,满怀爱国热情的李桂五积极投身学生运动,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

000.jpg

到上海上学后不久,李桂五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他受党组织派遣回到盱眙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他领导建立了盱眙县第一个中共县委,并成为第一任县委书记。当山洪暴发、瘟疫横行时,李桂五不顾家人反对,把自家的粮食、竹子和木材分给受灾的农民,赢得了当地农民的尊重和信任。1932年4月16日,李桂五领导西高庙农民进行武装暴动,夺取了地方武装,次日开进山洪港的刁营,正式成立盱眙红军游击队。这是盱眙建立的第一支红军游击队。

不久,国民党派出十倍兵力来围剿这支红军游击队,李桂五指挥部队英勇作战,但最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李桂五也不幸被捕。

在狱中,敌方威逼利诱,但他始终不为所动。8月30日,李桂五在西高庙街上被杀害,年仅27岁。

(徐 忠 文/图;来源:淮安日报)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