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龙窝的传说及形成

龙窝的传说及形成

发布时间: 2021-10-10 10:46  关注度:4464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杨海林
导读:龙窝在现清江浦区宁连高速公路东侧、钵池供电站北侧,大约一百多亩地面积。在1949年以前,这里是淮安名刹景会寺的田产,清江浦辖区没有东扩前,这里是楚州区(今淮安区)徐杨乡三坝村桥东组、魏庄组,清河区钵池乡毛渡村曹圩、翟杨庄等的农田。

龙窝在现清江浦区宁连高速公路东侧、钵池供电站北侧,大约一百多亩地面积。在1949年以前,这里是淮安名刹景会寺的田产,清江浦辖区没有东扩前,这里是楚州区(今淮安区)徐杨乡三坝村桥东组、魏庄组,清河区钵池乡毛渡村曹圩、翟杨庄等的农田。

001.jpg

(图片来自于网络,图文无关)

有一条河在它的东北蜿蜒而来,缓缓南去——它就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淮河山阳湾段,清代康熙年以后,因为成为“纲盐周转经行之地”(张煦侯《淮阴风土记》),“土人俗呼为盐河”(清王觐宸《淮安河下志》)。我在桥东组出生,小的时候,经常听到大人们把它叫作“小河”。前几天看一份淮阴(今淮安)市地图,发现上面标的又是“小盐河”。这些称谓,可能都是区别于黄河故道北边的盐河。

我代课的时候,曾经发动学生搜集过本地的传说,一个叫王换的同学向村里的老人打听,有人就说龙窝真的有过一条龙——它比较懒,没有遵照玉皇大帝规定的点数行雨,所以被天兵天将打落在这里。

懒龙被打落时正是夏天,它的身体多处受伤,不久就生了蛆,疼得它使劲地翻滚、挣扎,弄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垄沟。

之所以对王换同学的记录印象深刻,是因为我之前也听说过并且写了小文在报纸上发表,有人质疑过我,我拿了王换的记录给那个人看过。

这个传说还有下文:附近的人可怜这条龙,他们从扫秫(扫帚)上折下一根根竹枝,细心地挑去那些蠕动的蛆虫,采来艾叶在药碾子里挤出的汁,帮它清洗伤口。

懒龙饿了,大家又挑来米粥喂它。

后来,这条懒龙的伤好了,飞上天走了。

我到涟水工作后,也刻意收集过那里的民间传说,发现了类似的记录(比如1987年涟水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编印的《涟水县资料本》、2009年涟水县文化局编印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普查·涟水县资料汇编》、 201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涟水传说》等)。

有一次我打的,听司机讲淮阴区马头镇也有类似的传说。

——如果再找一找,好像有的地方也有这个传说。

这就让很多人困惑了:难道,古人在相互抄袭?

其实不是这样的,仅以淮安这三个地方为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靠近古淮河。

古代的文献多次出现过淮河里有土龙的记载,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管理科一位高级工程师也曾撰文,他说土龙就是扬子鳄,战国以前,它曾分布在黄河、淮河、长江沿岸的广大地区,直到19世纪50年代后期生活范围才逐渐萎缩到长江中下游的皖、浙、苏交界地区。

我认为,这三个地方传说里的龙,极有可能是生活在淮河里的扬子鳄——某一次大雨,淮河里的水暴溢,一只可怜的土龙(扬子鳄)游离了主河道。后来,洪水退去,这家伙留在陆地上,因为是个稀罕物,肯定引来不少人围观或施救,但它最终还是生了蛆(或死亡),也许后来又有了一次洪水,它的遗骸被冲得无影无踪。

于是,这个传说就产生了。

(本文作者:杨海林;文章来源:淮海晚报)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