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与火的岁月里,有一支不惧生死、英勇无畏的队伍:他们深入基层,进行卫生教育,开展防病工作;他们不怕牺牲,在枪林弹雨的火线上救治伤员;他们赤忱为民,帮根据地群众防疫治病,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用鲜血和生命凝成了弥足珍贵的“红医精神”——他们是新四军卫生战线上的白衣战士,被称为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守护神”。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四军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卫生部医务人员合影
新四军的卫生队伍,在全面抗战爆发时诞生,在艰苦斗争环境中成长。
军队组建初期,叶挺军长亲自动员医学博士沈其震加入新四军,并委以军医处处长的重任。为吸引一批立志抗日的有志青年加入,沈其震四处奔走,动员全国各地数十名高级医护人员加入,来自无锡的章央芬就是其中之一。她不仅是最早参加新四军的一批医生,也是军队中第一位女大夫。
新四军军医处处长沈其震(左一)
章央芬是上海医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南京中央医院实习。她早已对国民政府所谓的“抗日”失望,对国民党军医系统的腐败也深恶痛绝。当章央芬向中央医院院长提出上前线抗日时,院长劝她:“一个姑娘家,上什么前线?”但章央芬决心已定,坚持要走。院长只好对她说:“如果你一定要到新四军去,那你的毕业文凭就拿不到了。”章央芬谢绝了院长的挽留,干脆地答道:“国难当头,一张文凭能有什么用?”1938年,她正式成为新四军卫生战线上的一员。
1939年春,章央芬(左三)与王雨田(左一)、崔义田(左二)、王聿先(左四)、沈其震(左五)、宫乃泉(左六)合影
“皖南事变”后不久,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部队中的医护人员奇缺。1941春,经沈其震介绍,奥地利医生罗生特辗转来到苏北盐城,受到陈毅代军长的热烈欢迎。
初次见面,陈毅便与罗生特一见如故,他对罗生特说:“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罗生特大夫是国际友人在盐城参加新四军的第一人。本军将士热烈欢迎你远渡重洋,来中国参加抗战。”罗生特对陈毅的大名早有耳闻,亲眼见到陈毅本人,他激动地说:“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将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贡献出来!”他还根据几天来对新四军医务工作的初步考察向陈毅提出:“尽快培养大批医务人才,是新四军的当务之急,最好的办法是办卫生学校。”陈毅当即表示:“要的,要的,我举双手赞成。”
罗生特(中)与刘少奇(左)陈毅(右)合影
根据罗生特的建议和筹划,1941年,华中新四军卫生学校在盐城成立,陈毅在紧张的战斗间隙,亲临卫校讲话,并亲笔题字: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间的桥梁,对人的治疗,药物方面是属于自然科学,而精神安慰和救护方面,必须借助于革命的社会科学。新四军医务工作同志,与一般医生不同之点在此。
华中卫生学校学员开学合影
新四军从建军以来,就十分重视卫生干部的培养。1942年,为了培养高级卫生干部,在淮南二师驻地大柳营创办了第一所医学院——华中医学院。1945年,军部在驻地黄花塘附近的常庄,创办了新四军军医学校。战争环境中,学员们上课以背包作凳,膝盖当桌。没有讲义,学员记笔记,课后互相查对、补充整理。没有教具,师生自制人体骨架、挂图等教学用具,自己养护生理解剖试验用的狗和青蛙。每遇日伪扫荡时,师生们就要与敌人周旋,转移到哪里,就在哪里上课,村庄、山林都是课堂。甚至在敌人路过的山坡上,一边监视敌人行动,一边继续上课,争取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卫生学校的学员在自习
新四军的卫生队伍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卫生人才。据不完全统计,1938年到1945年的八年中,新四军共培养3500多名卫生人员,其中军部在黄花塘两年多时间内,培养卫生人员2800多名,占总人数80%以上。
战场上,新四军战士与日军浴血奋战,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而新四军医务工作者无所畏惧,冒着枪林弹雨积极开展火线救护。
新四军医务工作者在战场上救治伤员
1944年秋天,江苏阜宁县被日军占领了几年的据点发生了一场激战。冲锋之际,有同志大喊:“大家冲啊!有救死扶伤的卫生员给我们保驾啊!”这句话一直温暖着卫生员马益德的心,让他意识到自己在战士们的心里有多重要。来自江苏建湖的马益德15岁入伍后,成为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一团卫生队的看护员。他的职责就是抢救伤员,为受伤的战友止血、包扎,送他们到安全地带。那个时候没有担架,只能靠背。马益德跟着战士们一起冲锋陷阵,看到有战友受伤倒下,他就匍匐爬到战士身边,不顾子弹在耳边呼啸,用年幼瘦弱的脊梁背起一个又一个战士,宁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决不丢下一个伤员。
1945年12月底,马益德在东北辽宁康平养伤时留影。当时年仅17岁的马益德,任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一团卫生队卫生员
新四军卫生战线的伤病员收治工作,主要由医院(医疗所、休养所)承担。1944年底,新四军在安徽淮南路西与国民党发生了激烈战斗,军部决定以二师一个旅的卫生部为基础组建医院,负责收治战斗中的伤员。作为军卫生部部长,崔义田亲自带领手术队和医训班连夜穿越日伪封锁线,赶赴前线救治伤员。在救治过程中,有医生对一些腹部创伤、失血过多、心跳微弱的重伤员,不大愿意做手术,怕担风险。崔部长严肃而又恳切地开导:“救死扶伤是做医生的天职,我们要敢于担风险、担责任。像这样九死一生的重伤员,如果我们不能立即做手术,他们就会百分之百地死亡,我们要对他们的生命负责。”许多获救的伤员同志纷纷表示,伤愈后立即回前方继续奋勇杀敌,以报党的救命之恩。
战场救治伤员
新四军医务工作者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面与日伪顽进行殊死搏斗,一面同根据地人民鱼水相依,带领和帮助群众同自然界的敌人——疾病进行斗争。
1943年至1945年,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的关键阶段,新四军军部移驻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当地群众生活贫苦,不懂卫生知识,病人、婴儿和产妇的死亡率很高。新四军部队每到一地,首先清扫住处、环境,遵守卫生纪律,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同时,以各种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群众改灶,挖井,改良厕所、畜圈,增设厨房防蝇设备和推行公筷行动。
医务人员在广场上进行防病教育
1943年前后,盐阜地区流行黑热病。得病后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85%。面对肆虐的疫情,1944年,三师卫生部在村里盖了十几间简易病房,免费为群众治疗黑热病,患病的老百姓纷纷前来求医。很多病人是躺在担架上被抬进门诊室的,他们面色蜡黄,极度贫血,两只深陷的眼睛里充满着对生命的渴望。
为了能收治更多的患者,师部医院借老百姓的房子开办了疗养所。疗养所成立后,很快在盐阜地区声名大振,老百姓不顾路途遥远,也不顾通过日伪封锁线的危险纷纷前来。患者在不断增加,但休养所的设备却非常简陋,战士们又借用当地老百姓十几间茅草土墙屋,作为门诊室、手术室、药剂室和制剂室,同时增加病床40多张。疗养所20余名医务人员每人负责3-5个病人。每天上午,病人集中到治疗室静脉注射药物。对不能集中治疗的病人,医务人员就到老百姓家中观察治疗。一年多时间,新四军治愈近千名黑热患者,病人治愈后高呼“共产党是救命恩人”。
开展卫生大扫除
这是一支为了人民翻身解放而革命的人民军队,始终保持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据担任过新四军三师卫生部长的吴之理回忆,陈毅代军长当年常对卫生部门的同志说:“如何做一个好医生,除了技术之外,还有一个对待病人的态度问题。只有技术和态度都好,效果才会好。”1943年,由二师创办的指导部队和卫生工作的专刊《医务生活》,提出医生在医德上的八项要求:
*态度诚恳;
*诊病细心;
*病人可以知道的事情要耐心解释,不应该知道的不要讲出;
*对病人讲话不要太多和太肯定;
*在病人面前绝不能显出愁容、急躁、马虎和愤怒,总要心平气和,令人愉快;
*无论是上门诊或在病房,要穿白大衣,带听诊器,常给病人按脉搏;
*合理给病人吃药,不必要时不给;
*多为病人的利益和痛苦着想。
卫生人员为百姓看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队伍。新四军万千医务工作者,就是一支具有“四铁”精神的队伍。在这个英雄群体里,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卫生员,都有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相信在他们的感召下,一代代卫生健康工作者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谱写一曲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生命赞歌!
过向宏淮安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七纪检监察组原组长,纪录片《红色医生》总策划、总制片
近日,3集纪录片《红色医生——新四军卫生工作的故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播出。该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江苏大鸾文化旅游发展公司联合出品,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卫生分会、江苏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中共盱眙县委组织部和盱眙县黄花塘镇人民政府联合摄制,是国内首部反映新四军卫生工作的纪录片。
(来源:健康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