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翻阅长春电影制片厂史料,在历任领导一栏中,看到了胡绍祖的简介,因为是同乡,所以很想深入了解。通过走访吉林大学有关人员,细阅《胡绍祖诗文选》,我想把这位从淮阴走出去的教育家胡绍祖的事迹,推介给故乡的读者朋友。
●受左翼文学影响的淮阴进步青年
1914年10月15日,在淮阴西北郊的一所已经停办的义学馆内,诞生了一个叫胡绍祖的男婴。胡绍祖的祖父曾是这所义学馆的负责人。虽然义学馆已停办,但因其父在外教书,所以邻居都知道胡家是读书人家,只要看到胡绍祖的父亲,邻里都会叫一声“先生”。
胡绍祖的父亲叫胡家瑗,曾在城内的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附小教书,胡家瑗和妻子的家人都靠他一人生活,生活比较拮据。父亲的担当,母亲的慈爱,家庭的和睦,让胡绍祖即便在相对贫瘠的生活中也温暖而平和。他日后回忆父母时,曾说:“我父明善恶,分清浊,洁身敬业,深明大义,克己济困,情注戚友。我母性忠厚,明理通情,化苦释愁,心宽意宁。他们的品德和情操,也是历代千千万万善良人民常常显现的。”
胡绍祖在父亲的学校读高小,父亲讲授历史、地理、语文等课程。高小毕业后,他曾在江苏省立第九中学读了一学期,后因家人不放心其一人在外地读书,转学到淮阴师范初中部。初中三年,是其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尤其在初二时,他的同学梁家乐和学长沈家骏常给他一些进步书刊看。据其回忆,那个时期,他读书较杂,但多为左翼文学,郭沫若、蒋光慈、钱杏邨、郁达夫、王独清等人的诗集、小说,翻译作品《石炭王》《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还有《创造月刊》《太阳月刊》等刊物。沈家骏经常和胡绍祖交流,跟他介绍红军和苏区,还将共产党的《向导》《红旗》等红色刊物以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册子藏在胡绍祖的家里。
正是左翼文学作品、共产党进步刊物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册子的启蒙,让胡绍祖深深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才是希望之光,感受到青年人应该参加实实在在的革命斗争。
1934年,从淮安师范毕业后,胡绍祖在省立清江民众教育馆任助理干事,后在馆内的图书室工作,三年后,王映(后来嫁给了胡绍祖)调入图书室。在图书室期间,他购买、陈列了进步书刊,还撰写“书刊介绍”,积极宣传时事和进步思想。甚至还常常带着进步书刊去看望被关押在淮阴监狱的进步朋友,和他们在狱中探讨时局、交流思想,其中就有谢冰岩、管文蔚等人。 除了宣传抗战的书刊和文学作品,这期间,胡绍祖还研读了河上肇的《社会学大纲》、沈志远的《新经济学大纲》、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些思想、理论上的积累,让其成为一个在人群里脱颖而出的进步青年,也让他坚定了“投入到真实的革命洪流中”的决心。
●毛主席曾翻阅他的文章
1937年夏,父亲让胡绍祖报考南京中央大学绘画系,为应付父亲,胡绍祖参加了考试,没想到竟被录取了,但他没去上大学。他早有自己的打算,一旦时局大变,他就和自己的几个老同学去延安。
张景华早年与胡绍祖是邻居,他和胡绍祖想法一致,想投入延安的怀抱。王映听说他们要去延安,提出要跟他们一起走。胡绍祖和张景华、周太和、王映等一起商量,筹备成立“抗日宣传队”,边宣传抗日,边奔赴延安。周太和的孩子还很小,但他仍然告别妻儿,和他们一起踏上征程。这个组织最终汇集了11人,名为“青年抗日流动宣传队”。
彼时,胡绍祖父亲所在的六师附小、成志中学因战事停课,父亲带着胡绍祖的母亲、弟弟、妹妹到车桥镇避难。在胡绍祖离淮当天,胡绍祖去张景华家,胡绍祖的父亲也从车桥赶来,胡父和张景华的父母、弟妹等人送别胡绍祖、张景华。
令胡绍祖想不到的是,这场送别竟是他与父亲的最后一面,两年后,当他从延安寄回家信时,父亲已经去世。
胡绍祖一行辗转徐州、郑州、信阳、潢川等地,在潢川时,他们与在军团任政治教官的匡亚明、臧克家等人有所接触。后又辗转武汉、西安等地,于1938年4月12日到达延安。胡绍祖等人穿上了八路军军服,在抗大学习,思想理论和军事水平均有很大提高。期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招生,经组织同意,胡绍祖报考并被录取。但抗大的领导不同意他去鲁艺,胡绍祖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给他们讲哲学的是毛泽东的学术秘书和培元,胡绍祖听得很认真,还结合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撰写了一篇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应用的文章。胡绍祖到杨家岭将这篇文章交给了和培元。巧的是,当时毛主席也去找和培元,和培元谈到了胡绍祖的文章,毛主席竟然拿起这个抗大学生的习作翻了翻,还讲了几句鼓励的话。
从1939年1月到1942年夏,胡绍祖在延安抗大工作了4年,在抗大总校讲授了一年多的《中国革命问题》。在抗大工作期间,作为教员,他曾听过朱德、叶剑英作的形势与政策报告。
那年和胡绍祖一起从淮阴去延安的同乡,后来多有成就。比如,张景华曾任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兼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周太和曾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从陕甘转东北,献身文教事业
到了通化后,胡绍祖先后任通化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辽宁日报》社长、《辽东日报》副社长。当时,陈云很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不仅多次给报社写社论,还常召集总编辑和胡绍祖等人谈工作。
在《安东日报》工作了几个月,组织上将胡绍祖派往高校工作。1948年12月,他被调到东北大学任团委书记,讲政治课。1950年4月,东北大学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胡绍祖1952年10月任教务长,1956年6月任党委第二书记,1958年8月至1964年3月,任党委书记。
在东北师范大学期间,胡绍祖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东北师范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他自己却特别简朴,东北师大原党委常委原一祥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胡绍祖每逢秋冬始终穿一件褪了颜色、面料粗糙的旧大衣,那是供给制时组织上分配给他的‘战利品’,充其量是日伪下级军官穿着的军大衣。胡绍祖对此从不介意,后来干脆把它染成黑色,一穿又是十来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胡绍祖通过张景华,打听到了母亲的下落,由东北师范大学派专人将他的母亲和妹妹接到长春,那时,胡母已经60岁。
离开东北师范大学后,胡绍祖任吉林省委政治研究室主任。“文革”初,被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组组长,后受“文革”冲击,参加集中“学习”。1970年至1975年,任《吉林日报》党委书记。
1975年8月至1978年3月,胡绍祖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1976年,周恩来去世后,“四人帮”不允许各地开追悼会。胡绍祖及时主持党委会商定,在全厂举行悼念大会。周总理生前曾去长影视察,“文革”中又保护了一大批老干部和艺术家,长影人对周总理很有感情。悼念会上,胡绍祖致悼词,老艺术家代表发言,全场泣不成声。1977年8月,胡绍祖被文化部借调到北影任党委书记。
1978年,胡绍祖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吉林大学党委对胡绍祖的评议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令全校干部职工一致赞同的是,他虽居高位,但从不以权谋私,为个人或亲友办私事;严于律己,还表现在他从不居功自恃,而是兢兢业业,勤于动脑思索,起草讲话稿,修改文件,他很少让秘书代劳。胡绍祖同志是六年前双手空空而来,六年后又两袖清风而去,留下的却是党的好传统和一位老干部的好形象!”
1982年起,胡绍祖兼任吉林省哲学社科联合会副主席、党组书记。1986年离休。据其家人回忆,离休后,胡绍祖学古诗词、练书法,创作了几百首诗词,撰写了八万多字的《世纪随笔》。胡绍祖的子女将他的部分诗词、文章结集成《胡绍祖诗文选》。
2006年7月21日,胡绍祖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胡绍祖的表弟汪振汉曾为胡绍祖百年纪念文集撰联——“睹破国河山燃抗倭怒火由淮阴奔延安誓志革命终成社会中坚;书激扬文字育桃李满园从陕甘转东北献身文教更是妙笔诗人。”此联精练地概括了胡绍祖的一生。
■特约撰稿 马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