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淮安府志·建制志》对淮安所属各州县乡镇区域有详细记载。山阳(今淮安区)县城外主要有:板闸镇、清江浦镇、庙湾镇、马逻镇、北沙镇,共五个镇。
清《乾隆淮安府志》卷5《城池》记载,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有:平河桥镇、车家桥镇、板闸镇、清江浦镇、汊河镇、河北镇。《乾隆府志》特别申明:这里所说的“镇与前坊镇之镇不同”,“前坊镇之镇”只与村、坊相当,不能与此六大镇相提并论。清《光绪淮安府志》载,山阳城外六大镇有:车家桥镇、板闸镇、清江浦镇、平河桥镇、汊河镇、河北镇。
综上,板闸镇,明天启年间列为山阳城外五镇之首;清乾隆年间列在山阳城外六大镇第三,光绪年间列在六大镇第二。
板闸,距山阳城西北15里,本来是一个很小的水利设施。明永乐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瑄着力治理运河与淮河交汇口,组织军民入役,沿故沙河遗迹重新开凿清江浦河,自淮安西门抵达板闸,为节制运河水位而建的一座小闸,因当年修建时间仓促,临时用木板建成,次年才改为水闸,用块石砌成,但人们一直称为板闸。据《续纂淮关统志》载:板闸为“明平江伯陈瑄开挑运河所建四闸之一也。面湖背海,左江右河,镇居其中,为南北舟车之要道,故于此设关焉”。
榷关今貌,杨洪雷摄
王莹《移风社学记》云:“郡治西北,去城殆十里,地名板闸,旧名上移风闸……又三里许,有闸名下移风闸。二闸南北相望,居民环居者甚众。”简单地说,此本名为上移风闸,板闸是其俗称。
板闸位于大运河中部,明清时期又为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之处,成为南来北往的漕船、商船必经之地。而板闸又处在清江浦与淮安府城中间,既离中心城市不远,又没有城市的繁华喧嚣的干扰,“钵池环抱于后,远渠萦绕于前,烟火千家,舳舻云集,淮安西北一锁钥”,所以板闸被选为钞关驻地。《山阳县志》记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艘,衔尾而至山阳,沿运河北运,虽山东、河南粮船不经淮安板闸,亦皆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为咽喉要地也。”因地理位置的独特,税源十分充足,每年数以万计的漕船、商船因超额夹带要收税,南货北上、北货南下要收税,皖、豫产品东下分流也要在此纳税,故有税银收取“占天下过半”之美誉。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在板闸建立淮安钞关(又称淮安榷关、淮关),即坐落于板闸镇东街西街中间,由关署和关口两部分组成。大门外有一对白矾石制作的大石狮,石狮后面左右各有一间吹鼓亭,每天早晚奏乐。大门对面照壁墙上刻有“楚永司储”四个大字,左右各有一根20余米高的大旗杆,东西出口处各有一座辕门,在东辕门外左方东南角有一座四窗十二门的更楼。大门内左边有关帝庙一座,二门内是东西配房,向后先后是大堂、二堂、花厅、大仙楼,再后是上房;出后门有一座大花园又叫后湖亭,周围有一圈高一丈五尺的土圩护卫衙门,全部建筑3万多平方米,规模宏伟壮观,要比淮安府衙还高出一筹。
署后以钵池山为峦,与山子湖相嵌,其规格等级在淮安仅次于漕运总督署,但明显高于淮安府署。钞关又称之为大关,还在各要道口设关署,是淮安钞关的管理机构和行政机关,沿运河而设的大关楼(关口)一座,是专供办理南来北往运输货物的各类船只报关、查验、纳税工作之所,有3位相当于科长职位的督检在楼上办公,整个通关过程安排得有条不紊。
作为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上的一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淮安钞关目前尚存钞关码头6处、石质驳岸以及钞关旗杆遗址一处。遗址全长400米,原为淮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淮安区人民政府对淮安钞关遗存石驳岸、码头进行了修缮,对部分出现开裂的建筑石构件进行了紧急抢救性保护,并复建了堤岸墙以及多处旗杆。2008年,由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院设计,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淮安钞关修复工程正式竣工。复建后的淮安钞关将已毁的关楼、牌坊、码头等建筑按原貌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威武的关楼和高耸的旗杆重新矗立在运河畔。2015年和2016年,南京博物院和淮安市博物馆对板闸遗址两次考古挖掘,总面积达55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器、铁器、铜钱和石构件3000多件。
板闸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板闸遗址本体主要由古河道、水闸、堤坝、码头和建筑基址5个主要部分组成,基范围内分布三元宫、淮安钞关遗址。2021年10月12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大遗址名单。2021年12月,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这座位于板闸的淮安钞关,它的辉煌和显赫将会被永远铭记。
■董树华
上一篇:末口寻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