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杨士琦对张謇状元的影响

杨士琦对张謇状元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2-11-20 10:42  关注度:1955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宣统三年秋天,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岌岌可危,被迫起用已经在家赋闲三年的袁世凯,请他收拾残局。九月二十七日,袁世凯内阁成立,张謇、杨士琦皆成为袁世凯内阁成员,分任农工商大臣、邮传部大臣。民国后,张謇得到重用,而杨士琦成为袁世凯的最得力助手。

光绪七年(1881年),应吴长庆将军的请求,张謇辅导袁世凯读书。尽管袁的文章“文字芜秽,不能成篇”,但张仍然一直耐心地帮助他。因此,袁世凯对张謇十分感激、敬重,执弟子礼甚恭,言必称“夫子大人”“季直师”。后来,袁世凯巴结上李鸿章,升官发财,便妄自尊大,凌蔑一切,不把张謇放在眼里,多有冒犯。张謇大怒,在光绪十年以公开信的形式与袁断绝了关系。十年后,张謇中状元,在翰林院任无权无势的六品小官,不久因父亲去世,辞职回乡丁忧,创办企业,而仅有秀才学历的袁世凯到小站练兵,没过几年竟然荣升山东巡抚,又高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权倾朝野。张謇万分感慨之余,萌生联络利用的念头。

张謇是杨士琦大哥杨士燮的同年、好友,曾多次到淮安杨家做客,与杨士琦早就认识,且有交情。光绪三十年四月十二日,张謇特地到上海拜访袁世凯的心腹、时任轮船招商局董事长杨士琦,了解袁世凯的思想动态。杨士琦建议张謇主动给袁世凯去信,恢复关系。五月十三日,张謇终于鼓足勇气,给袁世凯发出二十年来第一封信函,在信中希望袁世凯能效法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大臣伊藤、板垣等人,主持君主立宪,还吹捧道:“论公之才,岂必在彼诸人下?既下走自问志气,亦不在诸人下也。”袁世凯很快复信称“尚须缓以俟时”,两人恢复交往。当时,泗州杨氏处于兴盛时期,张謇在日记中羡慕道:“杨(氏)兄弟七人,一死于粤海,一官山西平阳知府,一署东抚,一总办招商轮船,一崇明知县,一为清江铜元局总办,一内热而风,皆因公路(指袁世凯)显。平阳守为甲午同年,稍能自异。可怜光彩生门户,杨氏故事也,今其炙手可热似之。”此后,张謇经常去上海与杨士琦就借外债、政改、企管等问题交换看法,在日记中有记载。

宣统三年秋天,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岌岌可危,被迫起用已经在家赋闲三年的袁世凯,请他收拾残局。九月二十七日,袁世凯内阁成立,张謇、杨士琦皆成为袁世凯内阁成员,分任农工商大臣、邮传部大臣。民国后,张謇得到重用,而杨士琦成为袁世凯的最得力助手。

1924年2月12日,袁世凯批准总理熊希龄辞职,派代理总理杨士琦询问张謇是否与熊“同进退”。张謇答复:“就职之日,即当众宣布,余本无仕宦之志,此来不为总理,不为总统,为自己志愿。志愿为何?即欲本平昔所读之书,与向来究讨之事,试效于政事。志愿能达则达,不能达即止,不因人也。”(《啬翁自订年谱》民国三年阴历正月十八日)杨士琦劝他留任,他正在计划借款疏导淮河,想在水利建设方面有所建树,就同意了。四月二十五日,中日双方在东京正式召开了改组中国兴业公司大会,根据工商总长张謇的提议,将公司改名为中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日实业株式会社;选举杨士琦(新任)和仓知铁吉(留任)分别为正、副董事长。

1924年5月1日,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废除国务院,在总统府设立政事堂,特任徐世昌为政事堂国务卿,杨士琦为政事堂左丞(即第一副总理),张謇留任农工商部总长。杨士琦成为张謇的上司,但很尊重张謇。如当年8月,杨士琦与孙多森联名发出《中日实业公司杨士琦等为请准探余干煤矿致张謇等密函》,就勘探、开发江西余干、安徽怀宁两煤矿事务,商议道:“蒙贵部特派专员往查一切。现虽奉批俟该员与各区详复核示,然擘画予夺,权在贵部。可否即于此时由阁下另赐一函,以确切之辞示许可之意,则得益不仅在公司也。”可见,杨士琦办事考虑很周到、得体。

当时,袁世凯权势熏天,不可一世,正准备当皇帝,改称张謇为“张老先生”“季直先生”,甚至直呼“季直兄”“仁兄”。张謇大怒道:“夫子尊称不敢,先生之称不必,我兄之称不像。”辞职离开北京,再次与袁世凯断绝关系。不久,袁世凯去世,杨士琦离开政坛,到上海就任轮船招商局董事长,与一江之隔、在南通办实业的张謇时有来往,直至去世。

■王泽强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