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江苏乡镇布局调整中,淮阴区的码头镇改为了“马头镇”,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一个坊间热议的话题。很多人不禁问,这镇名到底是“码头镇”还是“马头镇”?这两者有何区别?这其实关系到地名的历史演变,“马头”是最初的名字,源于在清口地区修建的一种重要的水工建筑,后来由水工名称演变为地名“马头”,在80多年前又改为“码头”,直到2018年恢复古称。
马头镇惠济闸遗址和古运河
“马头”本是水工建筑埽工的一种,即“马头埽”。
埽工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用于护岸、堵口、筑堤等工程的水工建筑物,埽是用梢芟、薪柴、竹木等软料,夹以土石卷制而成的水工建筑构件。每个构件叫埽捆,简称埽。将若干个埽捆连接修筑成护岸、堵口等工程就叫埽工。埽工技术起源于先秦时期,宋代已经比较成熟和广为运用,宋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埽工都是堵口和护岸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
现代黄河岸边挑水坝(马头)工程鸟瞰
“马头埽”往往用在水利工程的关键处,在堤防迎水之处,为防止堤工受损,顺流斜向建坝,以抵御大溜顶冲者。《宋史·河渠志》中说:“马头、锯牙……,以蹙水势护堤焉。”明代河道总督潘季驯《河防一览》卷四记载:“顺水坝俗名鸡嘴,又名马头。”清代张鹏翮《河防志》曰:“建筑挑水坝之法。凡黄河迎溜之处,宜建挑水坝,又名顺水,又名矶嘴,又名马头,其功最大。”
可见,“马头”“锯牙”都属于挑水坝,即在河堤内当激流顶冲之处修筑一系列短挑水堤坝挑溜护岸,依平面形状看,这些短坝并行排列形如“锯牙”,单个的挑溜建筑伸入水中则状如“马头”。
马头(挑水坝)工程示意图
淮阴清口区域是中国大运河上历史最为悠久,使用时间跨度最长最具连续性的枢纽。
在清口地区河势湍急迎溜险工地段,为防止河流侧向侵蚀及因河道局部冲刷而造成的坍岸等灾害,使主流线偏离被冲刷地段,建设“马头”工程用以挑溜护岸成为必然选择。依据咸丰《清河县志·图说》所载《明万历六年河口图》等资料分析,明嘉靖以前所建的“马头”工程,就位于运口迎溜险工之处,其核心区在今官巷、御码头为中心的一片区域。
明万历六年(1578)的河口图
“马头”工程干系重大,潘季驯总理河道时,在原有运口护岸工程基础上增建六道“鸡嘴(马头)”,由其工程完备后犹心存担忧,可见“马头”工程之重要。
运口“马头”工程频繁出现于《明史》《清史稿》以及各级官员的奏疏等史料中,也屡见于明清时期各类典籍的舆图之中。以“马头”工程建设为发端,历代修筑了治黄、导淮、济运、通漕、减灾等一系列关键工程设施,有机地构成了复杂的清口水利枢纽工程。
康熙四十一年(1702)前河口图
“马头”作为大型水工建筑,起到了护堤、控水等作用,其与陆地连结部分面积巨大,因其控扼运口,地当冲要,加之地势高亢,吸引了大量居民前来居住或经商,日久人烟腾茂,市井繁荣,遂为大镇。
“马头镇”地名首见于明嘉靖年间,《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第三十三卷记载: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倭寇劫掠海州、沭阳、桃园等处,至清河被大雨所阻,官军在马头镇消灭这股倭寇,斩首41。由此可知,最迟在明嘉靖年间,马头镇已经成为淮河流域和千里运河线上有名的集镇。
明代的淮安是抗倭的要地之一,图为明代《倭寇图卷》
马头镇地当冲要,在明清时期工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迅速,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集镇,在清代以前的档案史料中,不管是皇帝御旨、大臣奏折等文字材料,还是有关河工的一些图表,“马头镇”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地名。
清朝末年,“马头”为淮阴两个直属乡之一,据《淮阴县志》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颁行地方自治章程,清河县(淮阴)改以前以里、图行政管理单位为五市二乡,各置‘董’以管其市、乡事务。”不久改“市”为“区”,所属“马头乡”“老子山乡”为直属乡。
马头镇的稻田画:一饭千金
当时“马头乡”的建置区划为:“其区域东至御路东,南至山阳县(今淮安区)界,西至二市新河头西,南至洪泽湖,北至运河。所属有:新庄镇、高坂头(前临运河,淮安关设子口于此,曰天妃口)、张庄镇、旧县镇、吴二庄镇、小桥集、七堡、御坝、中马头、养马滩、黄河滩。附:马头圩、王家圩。”
马头镇的兴盛街有一砖砌门楼,正面刻“安澜马头镇”,背面刻“瑶池西望”,兴盛街门坊为中华民国16年(1927)马头市商重建。
查考地方文献,“马头”地名一直沿用到民国25年(1936)或之前一两年,因之成书于民国22年(1933年)的《淮阴风土记》一书,在叙写马头风物时一律使用“马头”地名。笔者到马头镇进行实地考察,也会发现镇上一些民国早期的古迹遗址如“安澜马头镇” “马头官巷”等,也都使用“马头”地名。
马头镇民国早期的古迹——安澜马头镇门楼使用的仍是“马头”
之后“码头”一称首见于民国25年(1936年),《淮阴县志》记载全县共75个乡、镇,其第一区就下辖码头乡。“码头乡”地名始现,为一区管辖。
民国28年(1939年),国、共和日伪政权并存,各有行政区划,但“码头”地名已经为国、共两种政权共同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依旧沿用“码头乡”的地名,1987年撤乡建镇称为“码头镇”,一直至2018年7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淮阴本地人在记忆中一直就是“码头”的名字而不是“马头”的原因,因为“码头”的名字一直从1936年至2018年一共沿用了80多年。
位于马头镇的漂母祠
地名是文化的镜像,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马头”地名不仅反映了淮阴的自然地理特征,同时也记载了淮阴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痕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本文作者:徐业龙,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韩信传说”代表性传承人,现任淮阴区政协学宣文史委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军事家韩信和淮安历史文化研究,先后发表史论文章400余篇。出版专(编)著十余部,430余万字。专著《韩信大传》获2022年度“人人文学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作品、传略载入《孙子兵学年鉴》(2005年卷)和《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2008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