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泉美茶香之巷

泉美茶香之巷

发布时间: 2023-07-03 15:29  关注度:2094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茶巷是河下的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之一。南至姜桥,北至河下石工头;中间有光禄第巷等沟通东西。据正德《淮安府志》记载,茶巷为河下最早的八巷之一,此八巷皆因“百工造作,商贾贸易”聚集而得名。在运道未改城西之前,茶巷是河下的交通要道,也是河下最主要的街道,所以《淮安河下志》中称之为“茶巷大街”。

茶巷是河下的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之一。南至姜桥,北至河下石工头;中间有光禄第巷等沟通东西。据正德《淮安府志》记载,茶巷为河下最早的八巷之一,此八巷皆因“百工造作,商贾贸易”聚集而得名。在运道未改城西之前,茶巷是河下的交通要道,也是河下最主要的街道,所以《淮安河下志》中称之为“茶巷大街”。

004.jpg

古迹:三官殿与七泉山

三官殿位于茶巷北部东侧,为茶巷中年代最早的古迹,2009年6月被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淮城信今录》曰:“三官殿,古天兴观,在河下茶巷,建自唐贞观时。”三官殿的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由南向北建有三义阁、财喜殿、财神殿、大王殿、文昌楼等楼阁殿宇;西路依次有痘神殿、关帝殿、火星殿、斗姥楼等建筑;中路主体建筑为前、中、后三大殿,建筑规格高于东、西两路。前殿祀真武大帝,中殿祀雷神,后殿祀三官大帝,整个殿宇按前、中、后的顺序,建筑规制依次增高,以后殿为最高,因奉祀三官大帝而得名。三官殿殿宇高深宏敞,梁栋皆为楠木,与江南巨观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004.jpg

后殿是三官殿的最主要建筑。此殿建筑的另一特点是:地下有七口水井,即大殿当中供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的神台座下各有一口水井,神台前供人们跪拜用的长方形(长约六尺,宽约四尺)槟榔石下亦有一水井,殿东、西壁下各又有一水井,以上六口水井均为暗井;东壁在卷殿之间有一明井,系石制井栏,有木立于井中。据河下民间传说,光绪年间,修天兴观所需木料,俱是从井内升出的,后忽有一匠人云:“木料够用了。”故有段木头,虽露出水面,而未出井栏,仅直立其中,摇之可动,拔之不起。后殿内外这七口水井所在之地,均高于周边各殿的地面,因此三官殿又有“七泉山”之名号。乾隆《淮安府志》记载:“城外井:天兴观井,凡七。在大殿神座下,水最甘美。”由府志记载可知,七泉山的民间传说固然不真实,但七口水井却是毋容置疑的事实。

水是茶的灵魂,很可能早在唐代时,人们就发现,茶巷所在地的井水甘美宜茶,从而吸引了注重养生的道家来此建筑了古天兴观,得以修身养性。此后,尤其是明清时期,伴随着盐法改革,山陕、徽州盐商们逐渐向河下聚拢,茶巷也成为热门的人气集聚之地,并最终以茶巷为名。

名人:地以人著名

“地以人著名,人为地造福”。明清时期,茶巷是宜居之地,居住着很多官宦子弟和大户人家,最著名的是刘氏家族,其中以刘源长、刘谦吉父子为代表。

刘源长,字介祉,邑诸生。其父亲刘宗远,是广西怀集所掌管文书的小官吏,因为劳累卒于任上,那时刘源长“方成童”,嚎哭并呼吁上级官府,允许“揭椟置驿”归还淮安。途中正要渡湖之时,飓风大作,同船的很多人溺水而亡,其余的人争着跳到别的船上以避祸;而刘源长则不躲不让,抱着父亲的棺材痛哭,想不到的是,飓风竟然停息了。年长后,刘源长“守正学,以笃行勖子弟”,祖母病重之时,刲股疗之,竟然痊愈。那时正当明末之季,荐举孝子廉吏,担任州县官吏。江淮地区的各级官吏“持版到门”,相关职能部门也“执粟帛造请”,催逼刘源长走马上任,刘源长却一个也没有答应。于是,淮安人更加尊崇、敬重他。刘源长去世后,祀孝子祠、乡贤祠。刘源长著有《二十一史略》《茶史》等,其所著《茶史》成书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前后,得到康熙皇帝的肯定和欣赏,还一度成为清初名人雅士的案头读物。

004.jpg

光绪庚寅(1890年),三官殿又一次修葺,王全熙景慕前贤,敬刊王猷定先生之《客淮雪夜,同四弟子展宿天兴观,时子展将归江右》诗于壁,诗曰:“廿年布被拥荒城,古寺惊心倏二更。特地冷风窥鼠窜,高天泻雪下钟声。弟兄语少衣多泪,老病悲深夜不明。汝去沧江谁作伴,康郎山下又移兵。”王猷定(1598—1662年),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选贡生,为清朝古文名家之一。王猷定的这首七律,揭示了清朝初年明遗民在河下、在茶巷活动、生活的历史事实。

园林:醉心风雅远凡尘

淮北的盐商和退休的官僚地主,聚敛了大量的财富,开始讲究吃喝穿戴,富裕的商人在茶巷建造了一篑园、南藤花书屋等园林,。

《河下园亭记》曰:“一篑园,在茶巷,刘讱庵佥事别业也。中有篑山,见《茶余客话》。”刘谦吉以老乞归后,在茶巷筑“一篑园”,颐养天年。当初,刘谦吉任职刑部时,与山西猗氏人卫尔锡(字既齐)真诚相待、十分友善。卫任职贵州巡抚时获罪,遣戍黑龙江,刘谦吉常常馈赠慰问。第二年,卫赦免后被召还。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被派遣到淮安督修高家堰。此时,刘谦吉刚刚告老归乡,两人交情日益笃厚。等到卫尔锡在工地上病情加剧、孤单贫苦无所依靠的时候,被抬到了一篑园,与刘谦吉欢度最后一段短暂的时光,撒手西去。刘谦吉为之“殡殓发哀”,各方人士一致称颂、推重。徐嘉为一篑园题诗曰:“故宅思园草不春,为山一篑迹全陈。棠梨花下娇啼鸟,曾识量才玉尺人。”

001.jpg

《河下园亭记》曰:“南藤花书屋,程一庵司马宅中花圃,在茶巷。”南藤花书屋为盐商程昌龄所建。程昌龄,字一庵,安东人,两浙候补运副,嘉庆间寓居淮安。南藤花书屋有环云阁、春华秋实之馆等建筑,尤其是园中堆有一土山,山上一架紫藤,特别清阴可爱。程得龄有《秋夜一庵兄招同人宴集南藤花书屋,即送保绪之扬州》诗。盐务改道以后,盐业生意萧条冷落,程昌龄最终郁郁而卒,园子也售与他人。徐嘉为南藤花书屋题诗曰:“环云一阁斗檐牙,隔院临春卖酒家。秋雨不关兴废事,重重催放紫藤花。”

敦艮斋在茶巷南西侧,为盱眙秦茂林的寓庐。秦茂林,字翰卿,号竹人,盱眙人,举人。秦茂林先后权知商城、武安、叶县、安阳县事,并三任洛阳知县。同治年间,秦茂林解任后侨寓河下,构宅于茶巷。其宅内上下厅事,甚为宽敞;厅后正房、后楼,是家人居住的地方;后楼系窜楼,楼的东北有园,园中花木扶疏;敦艮斋有厅三椽,额为姚孟起先生隶书。秦茂林著有《敦艮斋诗存》3卷,光绪《盱眙县志稿》有其传。敦艮斋的遗构被称为秦举人宅,现存东西两个宅院,保存较为完整,2006年被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茶巷南还有个小自在天,也被李鸿年收录进《山阳河下园亭记续编》之中。实际上,小自在天是河下秦公馆内厅事西部的一座楼宅,原为秦氏读书之所,光绪十四年(1888)租给武家,被命名为小自在天。光绪年间,浙江武氏家族来淮寓居河下,从事淮北盐业活动。武氏不仅是盐务官员,也是读书、诗画传家的人家,“善书画,尤工于隶”。小自在天水木明瑟,独具风韵,别有一格。

■特约撰稿 徐爱明 文/图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