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漫谈淮安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家世

漫谈淮安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家世

发布时间: 2023-07-24 09:54  关注度:6782  来源:方志淮安  作者:胡可涛
导读:张纯如,祖籍淮安市淮阴区,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因出版英文作品《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而蜚声海内外,让西方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对于张纯如的家世,世人不仅所知甚少,而且多有错讹。兹介绍她较有社会影响力的几位家庭成员,以增进对纯如女士的了解和认识。

张纯如,祖籍淮安市淮阴区,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因出版英文作品《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而蜚声海内外,让西方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对于张纯如的家世,世人不仅所知甚少,而且多有错讹。兹介绍她较有社会影响力的几位家庭成员,以增进对纯如女士的了解和认识。

733609f8f81caab6dca342093bffafef.png

一、爷爷张酒藩:勤政爱民,心系乡梓

张纯如的爷爷张迺藩,别号效武,1906年的10月出生于当时的江苏涟水新渡乡(后于1948年划归淮阴)。1998年1月,在美国加州的圣莫尼卡离世。

青少年时期张迺藩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25年,他毕业于江苏省第六师范学校,后考取北京大学。1927年北伐军进入南京,闻讯后的他,立即返回家乡,追随国民政府。不久,即担任国民党涟水特委委员。1929年秋,他转学至中央大学政治系继续学习。毕业后,顺利通过江苏省民政厅组织的县长选拔考试。1933年,出任宿迁县长。1937年,任太仓县长。后来,张迺藩做过少将秘书、江苏省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职务。1949年赴台湾,先后在多部门任职。著有《中国行政组织》《国际关系论》《江苏抗战工作辑要》等书,翻译作品有《学校与社区之关系》。

609a0054a37e58285dba48c89e1e0bdd.png

张纯如的爷爷张迺藩

张迺藩担任地方长官时,勤政爱民,颇有人文情怀。1933年,他出任宿迁县长一月后,亲自带队到宿迁北部五个行政区开展调查,历时5天,行程达200多公里,调查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担任县长期间,张迺藩大力整顿宿迁的县容县貌,提升宿迁的文化品味,并组织编修《宿迁县志》。1935年,宿迁遭受洪灾,他体恤民情,悬赏救出一条人命,即赏银一两。

1976年,张迺藩夫妇定居美国,一直心系家乡的发展。1987年,他嘱咐回国访问的次子张绍迁回到家乡淮阴寻根问祖,并捐资续修了张氏祠堂和族谱,委托儿子捐款15000元资助新渡小学建教室一座。次年,又捐资为家乡修建了“淮阴碑林”。2004年,他的孙女张纯如不幸离世,淮安社会各界举行了各种各样的悼念活动。2017年4月,张纯如纪念馆在淮阴区正式开馆。

37922cff3f04687844dd55cdd8c13dc5.png

位于淮安市淮阴区的张纯如纪念馆(王若霜  摄)

二、外公张铁君:文官、学者、报人

张纯如外公张铁君,别号汝彬,黔叟,贵州贵阳人,祖籍云南。张铁君大体有三个身份:文官、学者和报人。他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国民党官僚系统担任文职干部,是国民党重要的官方理论学者。他健笔如飞,几乎平均一到两年就出版一本书。他的作品在70种上下,多达1400多万字。他曾在政工干校、辅仁大学和政治大学任职,主要从事三民主义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他还是《中华日报》《民族日报》等国民党重要报刊的主笔。1965年,他自己创办了《学园》杂志。晚年的张铁君藉研究中华传统文化来纾解思乡之情,对阳明学、楹联、茶道、太极拳等均有精到的研究。

b5460d43a4514b68bac52feeb20631d4.png

前排左一为张纯如的外公张铁君

早年的张铁君身世比较凄惨,九岁就成了孤儿。尽管家境贫寒,他通过顽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终有所成。他教育子女说:“金钱可能会遗失或被人偷掉,但在我们脑中的知识是永远不会被别人偷走的。”鼓励子女努力学习,追求进步。他对女儿张盈盈,也就是张纯如的母亲说:“你是来美国学习现代科技的,你应该知道,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说到哲学和道德,西方世界是需要向我们学习!”在张纯如读小学的时候,外祖父嘱咐她及弟弟一定要学好中文,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张纯如母亲张盈盈说:“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是我们家里一直都有的传统。”

4440a64af0015b9addcdb8dee40228d3.png

张纯如纪念馆内景   (王若霜  摄)

三、父亲张绍进、母亲张盈盈:学霸夫妻 相潘以沫

张纯如出生于高知家庭,父母都是“妥妥的学霸”。父亲张绍进考入台大物理系的时候,是当年甲组的状元,1959年,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与妻子张盈盈一起进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教。他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其专著《量子场论》,在理论物理领域颇有影响。

母亲张盈盈1940年生于战乱纷飞的重庆。1962年,她毕业于台湾大学农化系,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64年与张绍进结为夫妇。1967年取得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次年,在丈夫做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期间生下女儿张纯如。“纯如”一名,取自《论语·八佾》,寓意“纯正和谐”。

86c31ab35c9c2f16b909211190de17a4.png

张纯如一家

2004年,张纯如去世后,她的父母致力于女儿未竟的事业,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保存二战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之中。张盈盈说:“在《南京大屠杀》一书中,纯如引用乔治·桑塔亚那的名言‘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来阐述她写作那本书的原因。对我来说,完成纯如未竟的事业——教育下一代记住残忍的历史教训,以求历史不会重演——也是我的使命。”2005年,她与丈夫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张纯如塑像揭幕。2006年,他们创办了张纯如纪念基金会。2011年,张盈盈耗时七载,用英语写成了《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一书,以此纪念她的作家女儿。

e04426865755aa117d0ba36b062d8a75.png

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张纯如塑像

四、大姨张菱舱:“抒情散文家诗人”

张纯如的大姨叫张菱舲,曾经是台湾知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她22岁即进入文坛,33岁离开台湾。自此她像一颗流星一样,销声匿迹。不过,她却给六七十年代的台湾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流。

9e76b1b059c4edf1e9d10430967eb5c2.png

作家朱晓燕说:“当时在文教和艺术圈中无人不知张菱舲的大名,她的新闻是一流的,而她的文采更是美与灵性的组合。菱舲飘飘然的诗人气息,使她具有一种特有的形象和世界。她的世界里充满了童心,充满了美感,充满了诗和音乐,充满了紫色的浪花。”1963年,文星创办人萧孟能两度登门邀稿,她在文星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紫浪》,此后又有散文集《听,听,那寂静》(1970)、《琴夜》(1971)等问世。1970年赴美后,张菱舲曾一度搁笔。1987年,她东山再起,拿起手中的笔,留下了许多文笔清新、情感细腻的美妙篇章。她的遗稿由妹妹张菁菁整理出版,有散文集《朔望》(2006)、《外太空的狩猎》(2006),诗集《天茧》(2008)、《风弦》、《拨暗撩亮》(2015)等。

(作者简介:胡可涛,江苏灌云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