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春天,淮安县(今淮安区)遭遇春荒。那年春节过后,农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贫雇农缺粮断炊,靠乞讨度日,有些不愿意乞讨的人,就干脆卧床不起,忍饥挨饿,情况十分危急。如何帮群众渡过难关并发展生产,考验着新组建的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
不久前刚从新四军三师转到淮安做地方工作的钦工区区委书记曹岚,根据县长赵心权同志“要把救灾度荒当作抗日民主政府当前的大事来抓,先在一个村进行宣传发动,取得经验后再广泛推广”的要求,组织群众开展借粮斗争。经调查研究并和村党支部领导成员了解庄上具体情况,曹岚同志决定在陈庄先开展工作,积累经验。
陈庄共有三户地主,即陈月襄、刘双珠、刘成珠,还有几户富农。在借粮之初,农救会派代表多次与这几户人家协商,他们都沉默不语,借粮工作有很大的难度。有一户地主,家有存粮数万斤,经再三动员后说:“陈月襄借多少,我就借多少。”几户富农也在观望,他们表示,如果三大户借粮,就一定想办法。根据这个情况,曹岚同党支部成员一起分析研究,感到要想取得借粮斗争的胜利,必须首先做好陈月襄老先生的工作,动员他带头借粮。鉴于他是淮北区有名的绅士,又被选为盐阜区参议员,根据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决定对他采取说服、教育、协商的方针。
第二天清晨,淮北大地春寒料峭,河岸不见柳绿,山坡不见花红。几十名农救会会员在钦工区区委书记曹岚和宋集乡党支部书记陈秀峰的率领下,顶着刺骨的寒风,踏着薄冰,十几公里的路程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到了。一行人来到陈月襄外甥张祖武家,敲门一问,陈老先生确实到了他家,曹岚同志那颗沉甸甸的心这才放下。
张祖武家在茭陵街中间,坐东面西,前店后坊,有一不大院落。农救会推出七人进了堂屋,其余人员均在院内休息待命。会谈一开始,气氛是紧张的。陈老先生一见来了几十个人,一则与他面子难堪,二则怕对他不恭,不由地面露愤色,大家都有点紧张。代表们坐下后先略寒暄,然后话转正题。
陈秀峰面带笑容对陈老先生说:“今天我们来是想跟您协商一事。春天到了,今年春荒严重,村里有五六十户已经断炊,有的人出去逃荒要饭,此情老先生一定也知道的。故此,请你们富裕人家帮帮穷人,借出一部分粮食,让大家安度春荒,搞好春耕生产,支持抗日,我们所借粮食,秋后一定归还。”
陈老先生面带尴尬,低头不语。良久才说:“你们要向我借粮,要等我回家,这里哪有多余的粮食啊!”陈秀峰说:“春荒在即,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有个代表说:“我们也找了刘大先生、刘二先生,他们说,只要陈大先生借出粮食来,他们一定借粮,你借多少,他们也借多少,保证不少。请陈大先生带个头吧!”陈月襄低头不语,面带愁色,一会儿,他缓缓地站起来和声轻气地说:“你们都知道,我们家是二奶奶(陈月襄的弟媳)当家,关于借粮的事,让我回去同她商量。”有个代表说:“陈大爹呀,我们几十个人,赶了三十多里路,好不容易找到您,您就做个主,二奶奶还能不同意吗?”
在院里休息的人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忽然有人站在堂屋门口,当场跟陈月襄说:“陈大爹呀,你要关心我们穷人呀!我们是你家的佃户、长工伙计哪!”还有人说:“富有人家的田都是我们种的,穷人没得吃,你们家的田哪个去种啊?”
这时曹岚同志站了起来,向院内频频摆手,示意大家不要乱嚷嚷,院内顿时静了下来。他转过身去,和颜悦色、慢语轻声地对陈月襄老先生说:“本人对陈老先生早就慕名,您老经纶满腹,为人慷慨,办事开明,在淮北乡早享声誉。现日寇入侵,国难当头,抗日大计,五亿急务,春荒燃眉,饥民遍地。鉴此紧要关头,陈老先生既是淮北乡屈指文士,又系盐阜区参议员,在借粮上如能慷慨带头,不仅民意好评,而且对抗日是有贡献的。”
曹岚同志的这几句话,使陈月襄笑逐颜开,连连稽首。他的外甥张祖武先生此时在他耳边唧唧细语,他连声说:“好!好!好!”猛地站起来,高声对大家说:“非是吝啬,惟今年存粮不多,实难大举,暂借棒头(玉米)20石(担),务请见谅!有劳大家来到这里,深感歉意,尔后若有困难,还可协商相助。”屋内屋外,一片欢声笑语。张祖武先生站起来说:“诸位几十里路过这里,岂能饿肚返回。请大家吃顿便饭,聊表心意,务请众位赏光。”院子里又是一阵叫好致谢。
陈月襄老先生之所以能慷慨借粮,其原因有三:一是他看到农民组织起来就有力量;二是曹岚同志善于做工作,一番话戳中了他的心;三是陈老先生深明大义,通情达理、处事开明。这次借粮斗争胜利而归。由于陈月襄带头借粮,其他地主、富农纷纷支持,帮助乡亲们度过春荒。
陈月襄的慷慨借粮,美名远扬,不仅使宋集乡的借粮工作很快完成,而且带动了周围村庄的地主、富农积极借粮,大家争先恐后,把自己多余的粮食交给政府,表现自己开明进步。宋集乡的农民也活跃起来,家家户户造肥料,撂河泥,挖黑土,提高土地的肥力,掀起了生产高潮。
淮安县春季搞了借粮斗争,夏季和秋季搞征粮和减租减息、增加雇工工资,以及秋冬搞副业生产、拥军优属。
在推行减租减息工作中,曹岚同志仍然以陈月襄为带头人,先摸索工作经验。这年,陈月襄的三女婿陈廷模在他家种一百亩田,原来地租都是七三分成,即地主占七成,佃户占三成。减租减息开展后,按民主政府规定,七三分成改为四六分成,即地主四成,佃户六成。很多地主一时想不通,嘴里讲 “按政府规定办”,但并未执行,采取观望软拖之计。陈月襄的弟媳妇也是这个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曹岚亲自找陈月襄老先生洽谈协商,向他指出,作为盐阜区参议员,要先知先觉,带头执行政府指示命令,不但自己带头,而且要做好弟媳工作。经过这一次谈话,问题解决了,全乡的减租减息工作迅速得以推开。
1942年7月,经盐阜区行政公署批准、在淮安县政府领导下,创建了淮安县中学,校长由抗日民主政府淮安县县长赵心权同志兼任,聘请参议员陈月襄等人担任文史教学的教员。学校驻地在苏嘴。9月份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陈月襄认为能当上一名中学教师,受到党和政府的信任和重视是很光荣的。他怀着抗日必胜的信心认真教学,很快打开了盐阜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陈沁 曹晓渔;作者曹晓渔系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副会长兼学委会副主任。文中的曹岚是其父亲。)
上一篇:秦汉东阳城与古“禹王河”
下一篇:淮安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