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清代淮安进士高士魁

清代淮安进士高士魁

发布时间: 2024-05-06 09:09  关注度:1230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高建平
导读:道光十三年(1833年)补官,高士魁任职丹棱县知县;后敕授文林郎,升任蓬州知州;配丁恭人即清河籍澳门同知丁如玉之女,也是明嘉靖己未科状元丁士美的第八代孙女。丁氏敕封孺人、诰封宜人、晋封恭人。俩人育有长子高延恩、次子高延第及一女。

高士魁(1791年—1866年),祖籍苏州,1791年4月5日出生在淮安新城东门文昌祠附近一个文人士大夫家庭。字映斗,号紫峰,邑廪生;清道光辛巳(1821年)恩科举人,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二甲进士,道光十二年(1832年)闰九月奉文以知县补用,初为代成都府办科试提调事。

道光十三年(1833年)补官,高士魁任职丹棱县知县;后敕授文林郎,升任蓬州知州;配丁恭人即清河籍澳门同知丁如玉之女,也是明嘉靖己未科状元丁士美的第八代孙女。丁氏敕封孺人、诰封宜人、晋封恭人。俩人育有长子高延恩、次子高延第及一女。

道光十四年(1834年),高士魁在四川丹棱知县任上捐建孤贫院三间,每年支领口粮,给发孤贫。他重文兴学,重视教育,扶掖人才,属于古之循良之吏。他政尚文治,抚字劝课,为官实心任事,关心民间疾苦,深受好评。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高士魁带头捐资,整修丹棱县文庙;道光十六年(1836年)又移建魁星阁。在此期间,他还“培植文教,严试月课,奖优饬劣,一时俊髦,蒸蒸日上”。

高士魁到任丹棱后,得知当地李昶元颖异聪慧,便十分赏识,召至门下,专心培养。同时,在政务之余,高士魁还亲临学宫“课书院诸生”。在此期间,县中司事者建言,旧县志乘,体例未当,且年代久远,应该修葺。但是,高士魁认为丹棱贫瘠,连年输送金从公,函应休息,且年久事增,采辑史料,又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妥,主张以后再说。

道光十八年(1838年),高士魁因公务去京城,往返近一年之久,回县后又代理主持简州政务两年。在代理主持简州政务结束后,高士魁又离开丹棱,调任他职,直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又复任丹棱。

高士魁复任丹棱后,闲暇之余,着手采辑资料整理编撰丹棱县志。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丹棱县志已基本完成。故在当年春天,高士魁作《续修丹棱县志序》。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高士魁又接调令,将赴任蓬州知州,却因故未成行。于是,高士魁再次对丹棱县志书稿进行校定,又作《重修丹棱县志叙》,云:“体例准诸明康德涵《武功志》,事迹则以邑人彭司马遵泗原书为蓝本。彭《志》所未备,以旧志补之。州志,省志所未备,以耳闻目见补之;见闻的未备,以厥焉,以待邑人士随时补之。冬月,书即成。”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江西丰城监生毛震寿接替高士魁任丹棱县令,高士魁奉文调任蓬州知州。当时,高士魁并未将志稿移交给继任者江西人毛震寿,而是将书稿一直带在身边,随时增补。空闲时间,高士魁在蜀中为同乡丁晏抄得淮安陈云贞寄外书并附诗,寄给丁晏。丁晏根据高士魁所抄,录入著作《山阳诗征》中。

咸丰元年(1851年)冬,高士魁谢病归淮时,将丹棱县志稿带回了江苏淮安。咸丰五年(1855年),高士魁将丹棱县志稿交与在淮安府城西长街的邻居丁晏。丁晏为他的丹棱县志稿作跋文一篇,跋文附在道光版《丹棱县志》后。

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已年近古稀的高士魁接受了淮安漕运总督邵灿的邀请。邵灿以育婴堂、义学诸务不振,属士魁与何锦二人总司其事。经高士魁清理积弊,更订新章程,始复旧观。

高士魁后来又在淮安府的奎文书院任主讲席,教授生徒,谆谆以治经学为重。晚清淮安著名饱学之士徐嘉与段朝端都是其入门弟子,二人也常登门问学,并得其衣钵。徐嘉在他的著作《宾华丛笔》中描述:“师以奖进人才为己任,扶植善类,煦如阳春,士林咸乐归之。”高士魁的《虚静斋诗稿》一卷,风度冲旷,不事矫饰;其《南城芦苇歌》俯仰今昔,论者比于顾亭林《淮东诗》、吴梅村《临淮老妓行》。段朝端在《椿花阁文存<明诗钞>书衣题记》中云:“师无书不读,学术纯粹,无意为诗,而甄录最黟。”

同治三年(1864年),高士魁延聘淮安著名学者王琛到自家淮安府城西长街宅邸做塾师,教授自己的长孙高余仲。王琛是候选教谕,一生以教书为生,并潜心研究骈俪之文,精通汉隶,究心金石和文物鉴别。王琛著作《玭珠赋钞》的搜集与选编,始于同治三年(1864年)。应聘至高士魁家做塾师之时,王琛在高士魁的授意与大力支持下,利用在教授高余仲的间隙将《玭珠赋钞》完成。而高余仲也比较顺利地通过山阳县学、淮安府学考试,进入廪膳生行列,取得参加选拔贡生与乡试的资格。清河籍著名学者王锡祺在他的著作《山阳诗征续编》里这样评价高余仲:“余仲为子上(子上即光绪《淮安府志》总纂高延第)先生长嗣,恂恂儒雅,能继先志。”

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二十八日,高士魁在淮安府城西长街宅邸病卒,终年七十六岁。段朝端在他的著作《跰鲜余话》里记载:“王琛挽联云:‘政媲汉文翁,宦辙廿年,为蜀人修起学校;齿符徐节孝,名山一席,以进士教授里门。’”后弟子追思其教泽,于淮安奎文书院西偏设龛供奉,曰高公祠。王琛书写“品高学粹”匾额悬于高公祠门楣之上。每岁四月五日,为高士魁诞辰,弟子行礼,延至数十年。师生情,感人至深。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