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刘鹗墓地寻找始末

刘鹗墓地寻找始末

发布时间: 2024-08-26 09:43  关注度:985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王爱兵 徐怀庚
导读:今年8月23日是《老残游记》作者刘鹗逝世115周年,我们怀着敬慕的心情,瞻仰了位于淮安区平桥镇大后村韩庄组的刘鹗墓地。墓地占地400多平方米,栽有松树、柏树、银杏树、黄芽树等树木。整个墓地被这些长势旺盛、青翠欲滴的树木覆盖着。

今年8月23日是《老残游记》作者刘鹗逝世115周年,我们怀着敬慕的心情,瞻仰了位于淮安区平桥镇大后村韩庄组的刘鹗墓地。墓地占地400多平方米,栽有松树、柏树、银杏树、黄芽树等树木。整个墓地被这些长势旺盛、青翠欲滴的树木覆盖着。

透过树木枝叶间的缝隙,可以看到一块汉白玉墓碑竖立在坚实的碑基上,碑上镌刻着“清刘铁云先生之墓”八个鎏金大字,碑前有一盏青瓷香炉,墓碑东西各有一株高大挺拔、直刺天空的银杏树。墓呈圆形,直径约6米,高约1.6米。墓的下部由青砖砌成,地面上可见8层青砖,墓的上部由泥土垒积而成。在刘鹗墓的东南方有两块石碑,东边石碑上刻有“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刘鹗墓 淮安市人民政府2003年3月公布 淮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等字样,西边石碑上的字迹已辨认不清。据为我们带路的庄上张姓老人介绍,西边碑上刻的是刘鹗生平等内容。老人说,金志庚(曾任淮安区政协副主席)可能了解石碑上的内容,因为他当年前来参加了有关纪念活动。

为弄清石碑上的内容,我们特地拜访了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金志庚。金志庚虽已75岁了,但精神矍铄、气质儒雅,记忆力特别好。他不仅向我们介绍了石碑上刻的内容,还向讲述了当年寻找刘鹗墓地的始末。

1987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时的淮安县(现淮安区)召开了纪念刘鹗诞辰130周年暨首届刘鹗学术研讨会。2009年,楚州区(现淮安区)举行了纪念刘鹗逝世100周年活动。金志庚参与了这些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据记载,刘鹗于1909年8月23日病逝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人们遵照他生前的嘱咐将其归葬于淮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刘鹗的坟茔被毁。1987年,为纪念刘鹗诞辰130周年,当时的淮安县人民政府把修缮刘鹗故居和墓地列为筹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刘鹗故居位于淮安城勺湖公园东大门斜对面,而刘鹗墓地既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故老传说,人们都不知道在哪里。此时,江苏省社科院提供了线索,指出刘鹗墓地就在淮安。刘鹗后人也提供了“先祖刘鹗墓地在淮安东南乡的曹庄,墓地占地面积达四亩,当年为刘家看守墓地的人叫张登鳌”等信息。负责寻找刘鹗墓地的陈民牛等人仔细研究了这些信息后,来到淮安二堡一带进行寻访。当时,大后村的袁支书告诉他们:“我村韩庄组有一位名叫张永宽的村民,曾替人家看守过墓地。在其家后,原来有一座大墓。据老人说,是城里刘姓家族的祖茔。”此时,有其他村民说:“那座墓可能就是刘家的祖坟,因为在同一块地里,那座墓向北100多米的地方,有一座刘家小姑娘的坟。坟里曾经挖出一块刻有红字的石碑,被村民盛维干拿回家了,可能还在吧。”于是,陈民牛等人立即来到盛维干家。说明来意后,盛维干说:“碑还在井旁,被用作垫脚。”在盛维干的指引下,寻访人员找到了石碑,当时红字已经褪色了,但字迹仍然清晰可见。

接着,寻访人员又来到张永宽家。张永宽说:“我家祖孙三代,祖父名叫张登鳌,我父亲叫张志洪,是张登鳌的过继子,我又是张志洪的过继子,我们三代人都曾替刘道台家看守墓地。听父亲说,1911年前后,刘道台家从外地运回了一口棺材,当时的丧葬仪式规模很大……”

接着,寻访人员又来到当年的掘墓人陈宝富家。陈宝富说,1958年至1959年,当时盗墓挖棺成风。有人为取出棺材板造秧船,与其订立合约,让他帮忙掘墓。

于是,陈宝富找来几名帮手,刨开了刘道台家的祖坟。当时,一共刨出了两口棺材,里面各有一具男性遗骨。主坟里埋着刘鹗的棺材,棺外有椁,椁长约9米,宽约2.8米,盖厚约17厘米,外有雕花。椁里的棺材底厚3寸,壁厚4寸,盖厚3寸,由四块板拼合而成,没有一根钉子。主坟西侧是刘鹗之子刘大章的坟墓,其棺材四块板一样厚,木质亦佳。这两口棺材后来都被用于制造秧船、农具了。

据陈宝富回忆,棺材上没有任何文字,也没有墓碑。棺材里的尸体、衣服俱已腐烂(也有人说,主坟中的尸体干瘪未腐),还能看见长辫子。

随后,寻访人员会同有关文史专家对寻访得知的信息进行了整理,查阅了相关实物和史料,并走访了刘鹗后人,最终得出结论——“刘道台”可能是刘鹗之父刘成忠或者刘鹗本人。《续丹徒县志·刘成忠》中载:“刘成忠,字子恕……讲求治河之策,宣障有功,旋以剿捻劳绩升河南南汝光道,调开归陈许道……”另载:“次子鹗直隶候补道,亦通天算、医术、金石考订诸书。”由此可推测,“刘道台家”的墓是刘鹗家的祖坟。

对于碑上“次女马保小姐”等内容,刘鹗四代孙刘德隆说,“次女马保小姐”是先祖刘鹗的二女儿,又称“马保”。“大有堂”是刘家的堂名,因系未婚女子,故以堂门立之。

张永宽的回忆,与刘鹗四代孙刘德馨在《我的回忆》中的一段记载相符:“铁云公在南京遇祸时,他(家佣李贵,后改名为刘贵)坚决追随铁云公,甚至被押送的衙役打得血流满面,始终寸步不离。他一直随侍铁云公至迪化(今乌鲁木齐)。翌年秋,铁云公病殁,他披麻戴孝,与当地官员据理力争,最终让铁云公身穿官服入棺。后悬柩于太平驾(跋山涉水时保持棺木平衡的装置),车行半年有余,始抵淮安。”

通过寻访人员和相关文史专家的一番求证,最终确认“刘道台家的墓”就是刘鹗家的祖茔,从外地运回安葬的棺木就是刘鹗的灵柩。

据金志庚介绍,1987年11月,政府为刘鹗墓地划定了保护范围,并立下了墓碑,上书“清刘铁云先生之墓”。2003年,又将其确定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时值刘鹗逝世100周年,当地政府组织实施了刘鹗墓地重修工程。工程于当年11月底竣工,相关部门还在墓园里立一块纪事碑。

■王爱兵 徐怀庚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