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底本面世

《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底本面世

发布时间: 2024-09-23 10:32  关注度:1134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葛以政
导读:《康熙乙亥清河县志》为管钜修,汪之藻等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刻本。吴棠、鲁一同修纂《咸丰清河县志》时,仅有《乾隆清河县志》作为参照,他们以未能见到前三部《清河县志》为憾事,其中就包括《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多年来,我千方百计寻找《康熙乙亥清河县志》,但因国内所有馆藏中皆无其藏本,只能无奈作罢。2022年,我意外获得从日本传回来的《康熙乙亥清河县志》珍本扫描件,可谓万分惊喜。

《康熙乙亥清河县志》为管钜修,汪之藻等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刻本。吴棠、鲁一同修纂《咸丰清河县志》时,仅有《乾隆清河县志》作为参照,他们以未能见到前三部《清河县志》为憾事,其中就包括《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多年来,我千方百计寻找《康熙乙亥清河县志》,但因国内所有馆藏中皆无其藏本,只能无奈作罢。2022年,我意外获得从日本传回来的《康熙乙亥清河县志》珍本扫描件,可谓万分惊喜。

管钜,字维庵,临川(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他担任清河知县,任期内政声斐然。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他修成《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志中有大量相关记载(比如序言、叙述、碑文),都是展现其政绩的第一手资料。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他升任宁州知州。《乾隆清河县志》《咸丰清河县志》《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中都有关于管钜政绩方面的记载。

汪之藻,字荐宫,邑廪生。据《乾隆清河县志》记载,他“博涉经史,古文词一一精妙。凡宗工以文字相契洽者,无不以国士推之。持躬严毅端方,与乡邻接,退让温恭,捐置祭田,敦和宗族,因县志久堙,请于邑令邹公兴相纂修,独任厥职。康熙乙亥年,管公钜续修,藻亦董其成。文誉籍甚,远播江淮,造门问字者无虚日。卒年七十八,所著有《易经衍义》四卷、《诗义发挥》二卷、《止止堂文集》”。

难以寻找

明清时期的清河县志共有6部,分别是《嘉靖清河县志》《康熙壬子清河县志》《康熙乙亥清河县志》《乾隆清河县志》《咸丰清河县志》《光绪丙子清河县志》。2003年,我编纂《淮阴访胜》一书时,先是得到了徐业龙提供的《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影印本(共六册),而后又得到了周立诚(1996年版《淮阴县志》主编)提供的《咸丰清河县志》复印本。2010年,我得到了范成泰提供的《嘉靖清河县志》全本和《康熙壬子清河县志》残本。这两个版本的清河县志均为范耕研在抗日战争之前收藏的手抄本,其中,《康熙壬子清河县志》残本是张煦侯花钱请人从北平图书馆抄录来的,范耕研又从张煦侯处转抄了一份。

有了以上4个版本清河县志,我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和《乾隆清河县志》。范耕研曾经收藏过《乾隆清河县志》,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佚失了。改革开放后,范耕研之子范震回到上海,找到了《嘉靖清河县志》全本和《康熙壬子清河县志》残本,但没有找到《乾隆清河县志》。多年来,我多次拜托相关专家寻找这两部志书,终于在2021年4月有了收获。当时,我从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借出了最新版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并拍摄了《乾隆清河县志》影印本的照片。经过一番研究、点校,《乾隆清河县志》点校本于2022年12月得以顺利出版。

有了以上5个版本清河县志,寻找《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就成了我唯一的心结了。《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刻本是《乾隆清河县志》的唯一参考底本。因为《康熙壬子清河县志》也是汪之藻编纂的,当年没有刻本,其中的主要内容都已融入《康熙乙亥清河县志》之中。从《乾隆清河县志》中将康熙年间两部清河县志中的“清河县旧图”(实际是明末清初的状况图)误标注为“清河县嘉靖乙丑年旧图”的情况来看,《乾隆清河县志》的修纂者可能没有亲眼看到过《嘉靖清河县志》。当吴棠、鲁一同编纂《咸丰清河县志》时,他们只有《乾隆清河县志》这个唯一的参考依据(吴棠曾经自述没有看到过前三部志书)。这就是说,当《乾隆清河县志》成书之后,《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就佚失了,以至于此后将近300年时间里,相关研究者均无缘见到这本重要的典籍。

后来,我从网上搜索到清河县志的相关信息。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日本内阁文库有康熙三十四年刻本全帙……康熙年间曾两度修志,后成者主修人为管钜……壬子即康熙十一年,乙亥即康熙三十四年。此书国内未见藏本,原书现存日本。”原来,《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国内没有藏本,而是远在日本,我只能望洋兴叹了。

2023年1月18日晚,我在“淮安文史群”微信群里发出了《乾隆清河县志》点校本的成书照片,淮阴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性凯当即回应道:“各位专家好,漂泊海外300余年的《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已经回到淮阴了。”我既兴奋又疑惑,便向他打探详情。2023年2月上旬,我从苏州回到淮安后,邀请周性凯见面商谈点校事宜,几天后就收到了他发给我的《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底本扫描照片。

不同寻常

史志界一直认为《咸丰清河县志》为良志,直至《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出版之前,众多史志界人士都没有见过该志书。就6部清河县志而言,《康熙乙亥清河县志》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良志。

《康熙乙亥清河县志》主修者管钜是清河县功绩最为显著的知县之一,其政声在其后的3部志书中屡屡被提及,然而,3部志书关于管钜的记载都是第二、甚至第三手材料了。只有管钜自己主修的志书,才算得上是最真实的记载。管钜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担任清河知县,正是清口枢纽治理成功之时。当时,受到康熙皇帝重用的河道总督靳辅,以清口为中心大刀阔斧地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尤其是在清河县的土地上进行了“开肠破肚式”的“大手术”(比如加筑高家堰、开多道引河、移运口建闸座、开中运河和下中河等)。其时,靳辅把清口枢纽治理成功了,而清河县的“千疮百孔”则需要知县管钜来“医治”。百废待兴亟需贤臣,管钜走马上任,面临的难题实在太多了。他殚精竭虑、舍己为公、奋斗十年、功勋卓著。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管钜任职八年之际,《康熙乙亥清河县志》编纂完成了。两年后,管钜升任宁州知州,清河县人没有忘记他的功德,选择立下“去思碑”作为对他的褒奖。关于管钜“去思碑”的记载,可参见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3月北京第1版《咸丰清河县志》点校本第251、252页。而《乾隆清河县志》的“名宦”章节中本应有管钜的内容,但因为在缺页之内,就无从查找了(缺页处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2年12月北京第1版《乾隆清河县志》点校本175页)。

如今,清口枢纽成为中国大运河这项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遗产区和遗产点,清康熙年间的地方典籍也成为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点校《康熙乙亥清河县志》,就如同品尝美食,清康熙年间的地理状态、民俗风情、治理机构、处事方法一一生动地呈现出来,其后二志点校过程中因模糊、缺页、简略等原因而产生的相关疑团都得以一一化解。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